第43章 宿舍樓下
其實張玲玲原本是想問木冉,她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仔細想想,這也是木冉自己的過去,如果木冉願意說的話,遲早有一天會主動講給自己聽。
雖然張玲玲這個人很自來熟,但是她對於人際交往當中也有著自己獨到的分寸感,也許就是這個原因,能讓他輕而易舉地走進了木冉的心房。
兩個人一起吃完豆腐腦之後就回到了宿舍,結果剛一到宿舍樓底下就碰到了不速之客。
木冉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皺了皺眉,她不明白韓文斌到底想要做什麼,為什麼這麼不死心?
難不成自己這一張臉的誘惑力就這麼大嗎?能讓韓文斌這麼矢志不渝的非要跟著自己。
木冉並不太相信這個說法,畢竟上輩子韓文斌對她做的事情和畜牲並無二致。
這個時候,韓文斌自然也看到了木冉眼睛一亮,隨即就看到旁邊的張玲玲臉色立馬一黑。
不過他已經在這裡等木冉一陣子了,早在沒下課的時候,他就偷偷從後門溜了出來,提前站在木冉的宿舍樓底下等著,就是想要給木冉一個驚喜。
好不容易等到人,總不能因為旁邊站著一個張玲玲就半途而廢韓文斌,只能含著笑走過去,假裝沒有看到他一樣對著木冉說:“你終於回來了,等了你好久。”
木冉聽著他這毫無分寸的話語,下意識就皺了皺眉,感覺自己剛吃下去的豆腐腦都有些反胃了。
他本不想搭理對方,可是韓文斌就這樣直愣愣的擋在他面前,似乎非要和木冉糾纏一陣子。
木冉沒有辦法,只能壓下自己的煩躁,努力有耐心的說:“你要幹什麼?”
韓文斌看木冉對自己說話時這麼疏遠,心裡有些不滿,她也不明白木冉這到底是怎麼了,突然對自己的態度轉變這麼大。
不過他也對自己的魅力相當有信心,覺得自己主要再主動個兩次,木冉遲早都會迴心轉意,像以前那樣捧著她。
“想給你個這個。”韓文斌說著,就從自己口袋裡拿出來一個發卡:“之前在外面看到的,感覺很適合你,就買了下來,一直沒有機會送給你。”
木冉冷眼看了那個發卡一眼,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兩個發卡,想必是韓文斌原本在造謠結束之後,打算用來哄自己開心的,順便鞏固一下他在自己這裡的溫柔形象。
可當時的韓文斌並沒有想到木冉會主動說自己被包養,承認謠言的這一可能。
因此,當時氣急之下覺得不幹淨的木冉根本不配自己再送她任何東西,畢竟這一個發卡也花了他一天的飯錢。
因此,到最後根本就沒拿出來,本來他想著是把這個發卡廢物利用,轉頭送給木雲煙討一下對方的風心,似乎也挺合適,可誰知下午的時候澄清就傳遍了整個學校。
而現在他就是,舔著自己的那張老臉又過來了。
木冉看著那個發卡:“我不用你拿回去吧。”
韓文斌聽了之後有些急:“為什麼?你不喜歡嗎?我覺得很適合你,已經買下來了,除了你以外,我也沒有其他較好的女性朋友了,如果你不喜歡的話,這個發卡也隨你處置,扔到垃圾桶裡也好。”
韓文斌這樣說就是看準了木冉不喜歡浪費東西的品質,她知道自己只要能把這個東西送出去,木冉就肯定會留下。
不過這個情況也僅限於前世的木冉,重生回來的木冉早就已經看清韓文斌的嘴臉,自然不會被他輕而易舉的就哄騙到。
“我不需要,你送不出去的話就退掉。”
而旁邊的張玲玲看到那個發卡更是直接翻了一個白眼:“這麼醜的東西,你也好意思送出來?”
木冉聽了之後,差點就沒忍住笑出聲,這個時候,木雲煙從自己口袋裡翻了翻,隨後拿出來一個淡藍色的布藝發卡,咔嚓一下就開啟,隨後夾起木冉鬢角的碎發,給她帶了上去。
一瞬間又給木冉增添了一種溫和的色彩:“要送就送這種東西,知不知道,就你那劣質卡子,花個三瓜連棗也不知道是寒磣誰呢。”因為張琳琳看韓文斌實在是不爽,因此說話的時候也絲毫沒有留情。
韓文斌被他說的整張臉都黑了下去,隨後就開始對著木冉打起自己的感情牌:“對不起,是我沒本事,現在還送不起那麼貴的東西,但是給你買這個也是我的一份心意,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希望你能收下。”
木冉看了看,隨後說道:“收不下,我不喜歡這麼便宜的東西,太廉價了。”木冉知道韓文斌最脆弱的地方就是他,那可笑的自尊心和麵子。
果不其然,在木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韓文斌的臉徹底陰冷下來:“確定你一定要這樣跟我說話,鬧小脾氣也該有個適度,還有,你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當時只不過兩三天沒見面,你就變成這個樣子?我以前怎麼不知道你這麼拜金?”
木冉冷笑一聲:“現在在場的有零個人在跟你耍小脾氣,你很重要嗎?值得誰多看你一眼嗎?還有,拜金又怎麼了?而且想要一個更好的卡子,就叫拜金,那你也屬實是脆弱。”
看到木冉這麼給臉不要臉,韓文斌也實在忍不下去:“好好好,你敢這麼跟我說話。”
木冉瞧著她這一副癲狂的樣子,只覺得她在無能狂怒翻了一個白眼,隨後幹脆就繞開,直接帶著張玲玲進了宿舍。
剛才木冉說的那幾句話,也讓張玲玲感覺自己的乳腺通暢:“實在是太好了,我就喜歡和你這樣的人交朋友。”
木冉笑著點頭,隨後從頭上把那個發卡取下來,就要遞給張玲玲。
張玲玲看到他的動作,瞪大雙眼,立馬制止:“哎呀,你摘下來幹嘛?我都扣你頭上了,就是給你的,快點快點,你趕緊帶回去。”
木冉有些詫異,隨後一本正經的說道:“這太貴了,我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