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咱倆睡一個屋
拍完《魔幻手機》之後,姜白這邊就先沒有什麼事了,雖然在拍攝時也有現場收音,但這只是為了方便後期剪輯使用,在做完後期剪輯,他們這些演員還要再去重新配音。
不過配音工作並沒有那麼急,後期要做很久,畢竟還有特效,這也是相當麻煩的。
而此時距離《李小龍傳奇》開拍還有一段時間,但中間等待的這段時間裡,姜白還有不少事。
一個是《投名狀》要上映了,姜白得去配合著進行宣傳,另外姜聞在回歸之後拍的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也要上映了,為了這部電影,姜聞還特意去找到了霓虹的音樂大師久石讓,想要請對方幫忙作曲。
姜聞到現在還記得,為了這首曲子他還特意帶著樣片去了一趟霓虹。
久石讓看過樣片之後,確實也很喜歡,感覺裡面的鏡頭很夢幻,於是便將這個合作接了下來,隨後他又問姜聞在配樂上有什麼要求,姜聞直接說,你就照著我的情節和鏡頭來進行配樂,至於其他要求……只要比莫紮特稍微強一點就行。
久石讓一開始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以為姜聞說的只是一句玩笑話,可是當他把曲子好不容易做出來之後,姜聞聽了卻感覺不太滿意,直言沒有莫紮特的那種感覺,也沒有莫紮特的豪氣,久石讓當場就把煙頭插在了鋼琴上,指著姜聞的鼻子就罵,我不是莫紮特,創作不出他那樣的曲子來,我不幹了!
後來還是助理連忙上去勸說,再之後久石讓重新做了一個新的配曲,姜聞這一次聽後直言十分滿意,確實要比莫紮特強一點。
而這首曲子姜聞後來也獻寶似的給姜白聽過,姜白聽後也不禁贊嘆,這曲子做的確實牛逼。
“不愧是音樂大師,這曲子做的確實好,以後我們在拍電影的時候還能再找他去做。”
姜聞臉上樂得跟開了一朵花似的:“那當然了,人家這音樂做的確實是好,光是這一首曲子前前後後就花了小半年的時間,不過啊,我們在聊天的時候還說到你了,你不是之前靠配樂拿過奧斯卡獎嗎?人家也誇你牛逼呢,還說有空可以叫你坐下來一起聊一聊。”
“那沒問題啊。”
姜白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同時姜白也答應了《太陽照常升起》在宣傳的時候自己也去幫忙站一下臺。
首映禮上姜白坐在下面看完了這部影片,感覺單說電影本身的話拍的是相當好的。
雖然這部電影的名字和海明威的一部小說同名,但內容卻不一樣,而這句話其實也是出自一部宗教典籍:“一代人來,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太陽照常升起。”
同時這部電影中一共有四個故事,第一個和第三個故事都借用了一部短篇小說《天鵝絨》的原著情節,雖然原著只有八千字,但卻被姜聞拍出了精髓。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瘋,時間是1976年的春天,地點是在中國南部的一個村子裡,其中姜聞的老婆周韞飾演的是媽,夢到了一對帶有黃須子的魚鞋,醒來後,她去街上買鞋,偶遇逃學的兒子,然後她就沖到學校裡強迫兒子退了學。
回家的路上,她把新鞋掛在路邊的大樹上,然後去野地裡方便,完事回來卻發現鞋子不見了,這便是這個故事的起因,而在此之後媽就瘋了。
第二個故事也是1976年,地點是東部的一所大學,姜聞飾演的老唐和和另一名角色有一腿兒,另一名角色喜歡的又是另外一個老師。
第三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續篇,而第四個故事又是所有故事最開始的地方,第一部裡的瘋媽和第二部裡的唐姨騎著駱駝,在路上說笑著,最後二人在岔路上分離。
這四個故事看似不合邏輯,結構混亂,但姜白感覺這四個的故事正確順序應該是四二一三。
每一幀的鏡頭都在講故事,每一個細節都有所考究。
姜聞在臺上意氣風發的說著自己拍攝電影的初衷,並且說著說著還把姜白也拉上去講了半天,表示如果沒有姜白就沒有這部偉大的電影。
然後他又說了說邀請久石讓作曲時的故事。
緊接著便是電影上映,雖然有著姜白幫忙宣傳,但在上映的首日票房還是不盡如人意,只拿到了五百多萬。
而電影在上映後的口碑也是兩極分化。
說好的人能把這部電影吹到天上,但覺得不好的人,直言這部電影一無是處。
電影確實很深奧,需要仔細琢磨,一遍又一遍的看才能夠瞭解姜聞想要透過這部電影所表達出來的東西。
而大多數人自然也不會花那個時間去思考,因為電影對於他們來說是消遣,而不是為了學習什麼。
所以等到首周的時候,票房也才堪堪八百萬。
不過姜白之後又去參加了《投名狀》的宣傳,相比之下,《投名狀》就要強不少了,在宣傳的時候,觀眾們的呼聲很高,畢竟有著李連結、姜白和劉德樺這三人的出演,而且李連結又想憑藉著這部電影拿個影帝,所以在文戲上也打磨了很長的時間。
上映首日票房就有4000多萬,而且口碑也還不錯,尤其是李連結本人的演技和裡面精彩的打鬥鏡頭以及宏大的戰爭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