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欣也點點頭:“就是,趕緊回去吧,你要是再這樣,那你這個角色我可就要換人了,我要的是一個中氣十足的角色,你站在那裡就要看著很有精氣神,而不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好吧,那我以後不這樣了,抱歉,給導演添麻煩了,不過後面在拍戲的時候,如果我有什麼問題就盡管罵我。”
“哈哈哈,罵你還需要挑日子嗎?我現在就要罵你趕緊滾回去,你接下來如果敢再說一句,我就把你這個角色換掉!”陳可欣半開玩笑的說道。
尹徵張嘴剛想說些什麼,但又想到陳可欣不讓他再說話,於是沖著二人點了點頭,轉身就回酒店去了。
雖然前面的劇情都已經拍完了,而且他們已經開拍和三位大人的對手機鏡頭,以及接下來還要拍攝皇宮的鏡頭。
但這時姜白還是感覺自己應該再回顧一下前面。
首先是李連結入夥趙二虎的團隊,然後在打了一次勝仗之後被朝廷招安。
但他們三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劉德樺和姜白不是那麼信任李連結這個曾經為朝廷效力的人。
只是就現在而言他們的路只有兩條,要麼報效朝廷要麼死。
所以他們三個人互遞了投名狀,每個人都要殺一個外人,讓彼此拿到對方的把柄。
這便是他們彼此之間的投名狀。
在結拜的時候三人朗聲說道: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禍福相依,患難相扶。婉然亂我兄弟者是同名狀,必殺之兄弟,當我兄弟,趙世同名船必殺之。”
而這句話也為以後三人反目埋下了伏筆。
不過在拍攝這些內景戲的時候,陳可欣也順便把那些會騎馬的特技演員以及馬匹都安頓到位了。
一天算一天的錢。
錢好像是不要錢一樣的往外花。
但陳可欣感覺這樣做是值得的。
姜白就欣賞這樣的導演,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陳可欣和姜聞還有點像,只要能拍出他們心目中的大場面和效果,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
至於沒錢?
沒錢就再去找金主要唄。
總不能戲拍到半中間,就因為資金的問題腰斬了。
《投名狀》拍到現在預計的投入成本是三個億,也就是說最後票房要達到九個億才能回本。
但《江湖》那會兒也只是拿到了五六億的票房,就這已經是天花板了,別的不說,近一兩年內國産電影的票房最高頂多也就是和《江湖》差不多。
所以這部電影想要賺錢就只能看海外票房如何,李連結加上姜白再加上劉德樺,說不定能收回本來,但至於賺多少姜白也不敢保證。
只是這對於姜白來說都無所謂,他在劇組裡是動作導演,陳可欣才是把控著經費的大頭,所以姜白在劇組裡只需要對那些動作場面和鏡頭負責,賺錢則是陳可欣的事。
和那三位大人第一次的對手戲鏡頭他們已經拍過了,陳公、狄公和姜公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同時又各自為政。
等李連結所飾演的龐青雲帶著兄弟趙二虎和蔣武陽拿下蘇州城之後,原本就打算在他們身上賭一把的陳公顯得非常高興。
因為他壓寶壓對了。
只是這個時候狄公卻說願意給他們一萬兵馬。
陳公一聽這話,臉上的神色頓時就變得不自然起來,因為他們三個人的地位身份也是有差距的,狄公在最前面,陳公坐在左邊,而姜公則是坐在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