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我一定看好世子!”……
文德殿中, 新年過後的第一個大朝會,不出意外發生了好幾件大事。
其一, 有官員上折彈劾宰相蔡存結黨營私鏟除異己,列舉出來的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稽韶的遭遇甚至都不值當提起。
朝中諸臣本以為這次彈劾會無疾而終,畢竟已經不是第一次,以前比這次嚴重的彈劾多了去了,有物證有人證,結果還不是被陛下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誰讓蔡存最會揣摩陛下的心思,是以多年來屹立不倒。
然而, 接下來的發展很快驚呆眾人, 德昌帝竟然動了怒,當即下令杖責蔡存二十,雖未對其進行別的處罰, 但他命刑部和大理寺一同查明虛實, 擺明瞭對蔡黨清算的意思。
就在人人猜測陛下因何厭棄蔡存的時候,德昌帝降下了一道新的旨意,這便是其二。
聖旨直接頒發, 立不滿一歲的皇子趙安為皇太子,責禮部督辦承儲大典。
其三, 加封同平章事馮旦為太子太師, 參知政事張維為太子太傅, 樞密副使崔伯翀為太子少師。
一抑一揚令人不禁懷疑蔡存是否在立儲一事上惹怒了陛下。
事實上,連蔡存也這麼覺得,柔儀殿的那幾句談話壓根沒有傳到他的耳中。可即便被人知曉,想必也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微不足道的農女可以撬動蔡存穩固了多年的地位,只是憑借一個疑惑, 一聲害怕。
而沒有誰比蔡存更清楚德昌帝多在意自己的血脈傳承,偏他確實不想陛下早早將皇子立下為太子。
緣由也很簡單明瞭,他與崔伯翀不對付,當年最先在德昌帝面前暗示崔世子功高蓋主不得不防的人就是他。
這幾年崔伯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像知道真相只覺得金人作祟,可萬一呢,就算他只剩下一個月的壽命,蔡存也覺得脖子發涼。
再者小皇子的姨母嫁給了崔伯翀,小皇子若成為太子乃至皇帝,焉有不向著自家人的道理?
可蔡存沒想到德昌帝盼皇子盼了十幾年,立太子的心有多麼急切。
他違心拖延成為禍根,老實姑娘的一句話成為導火索,再加上崔世子暗中授意的彈劾,他被德昌帝厭棄完全在情理之中。
朝會散去,蔡存被毫無體面地抬回了自己的府中,多年來被他壓制的朝臣可謂是出了一口惡氣,紛紛向馮旦和崔伯翀等人道喜。
尤其是崔世子,年紀輕輕就得到了千百萬人夢寐以求的一切,這殿上封侯拜相的哪個人不比他年長十幾二十幾歲,須發皆白。
而他,風華正茂,無法不令人嫉妒啊。
但這僅限於不明內情的人,諸如馮旦和狄恆等知曉他重傷難愈命不久矣,非但不嫉妒,反而深為惋惜。
註定英年早逝,原因又諱莫如深,怎能不嘆一聲悲涼。
“蔡存這等小人總算遭了殃,這些年朝堂被他弄的烏煙瘴氣,前不久還攀扯佈防圖洩露,那二十廷杖著實痛快。”狄恆聲如洪鐘,裡面的笑意擋都擋不住。
他與崔伯翀一起走在回樞密院的宮道上,又說韓璞等人已經調回邊軍之中。
聽到韓璞的名字,崔伯翀面色淡淡,明顯不欲多談。
狄恆察覺怪異,有心問韓璞是否得罪了他,年前那段時間,韓璞和晉王府走的太近的確有些犯忌諱。
這時,他們的身後傳來了一陣密集如鼓點的腳步聲。
“狄公,崔世子,請留步。”
狄恆回頭看去,叫住他們的人是德昌帝身邊的內侍何煥,雖職位比內務省的石憲一和梁成低一些,但論聖寵絲毫不遜於他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