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後,街巷道路泥濘不堪,駕車的馬夫有些苦惱,路不好走,顛簸得厲害。坐在車廂裡的白將軍卻對顛簸沒有感覺,他心亂如麻,痛苦交纏。
今日朝拜後,原本要進宮與貴妃相見,怎料晴天霹靂,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身經百戰的白將軍猝不及防。他想起陳均繹信上寫的蹊蹺事,回想這些年與妹妹往來的信件中,那些輕描淡寫的語氣和隔靴搔癢的敷衍……
他一直以為是宮裡盤查嚴,妹妹不便多說什麼,可情感的流通還是可以體會到的,妹妹變了,不像以前一樣直言爽利。這些年每次要相見,最後總因為各種意外沒見著……
不得不讓人懷疑。
妹妹死了?昨夜死的?還是早就死了?怎麼死的?
白將軍胸口湧上一股氣,硬生生壓在心頭,沉甸甸的。
馬車拐進一條小路的盡頭,這裡是陳家別院之一,以往每次來京城,白將軍都會在此面見陳老夫人。如今,自然來見陳家新的掌舵人。
”參見殿下。”白將軍沒想到公主會親自來。
”白將軍免禮,白將軍節哀。”九思一身白袍,雙目凜然生威:”白將軍十幾年見不到妹妹,心中沒有過懷疑嗎?”
白將軍踉蹌著起身,心中所有的僥幸在這一刻支離破碎。他的妹妹早恐怕就死了,宮裡那位做了十幾年的貴妃又是誰?
九思觀察白將軍,他身形不如李崇光魁梧,可厚重的雙眉下,沉穩滄桑,下巴方正有力,不似奸詐小人。
”白將軍,本宮接下來說的真相,你聽好。”九思需要白家軍全力以赴的配合,告知真相,也希望激起白將軍為妹妹報仇的決心。
白將軍為之一振,驚愕地盯看公主。
雖然猜到個大概,但是乘風交待的真相還是讓人震驚到不可思議。藥物加上瑞王的刺激下,乘風終於大破防,從頭說道:
三十六寨的老寨主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胡世元和小兒子胡世明。老寨主見過外面的世界,一心想開創新的天地。
他交由大兒子一個驚天計劃!並告訴他,他是第一個孩子,力量和智慧均在弟弟之上,願意把天下交給他主宰,永遠統治天下。
大兒子覺得自己是父親最愛的孩子,願意忍受遠走他鄉、冒險孤獨、分別與恐懼。那一年,老寨主對外宣稱大兒子早逝,然後秘密訓練他,並帶上最強的侍衛胡彬出發。
胡世元信守對父親的承諾,沒有掙紮地混入大魏官場,並且做得很好,多年後做到百官之首。父親承諾過,大魏的未來是他的,而他的弟弟則會留在三十六寨做他的後盾。
乘風說,胡世元就是安相。
十幾年前,貴妃進京。原本白將軍要親自護送妹妹入宮,但是那一年,三十六寨罕見地對邊境發動攻勢,白將軍不得不以駐守為重,中途返回,沒有一路跟隨妹妹進京。
這支進京的隊伍從陸路剛換上水路,貴妃就被調了包。
而那時候,皇帝已經溺在章益陽的丹藥中生不出孩子了。胡世元,也就是安相,在貴妃入宮前佔有過她,這些年一直以為瑞王是自己的兒子,全力加以扶持,期待程兆長大後自然繼承大統,不費一兵一卒達到篡位的目的。
胡世元時時刻刻記著父親的承諾。
程兆八歲封王那年,安相與貴妃起了沖突。安相想讓程兆多讀書,禮儀之邦大魏與自然原始的三十六寨不同,光有馬背上的狩獵技巧沒用,將來治理天下得多讀史書、瞭解權力平衡。
可假貴妃經過幾年的養尊處優,已經不把安相放在眼裡,她的兒子必須要像一隻雄鷹般勇敢無畏,追逐風雲,豈能日日窩在無趣的書房裡搖頭晃腦。
安相罵她是井底之蛙、不識大體,揚言日後不需要她來管教程兆。
不需要?貴妃冷哼,她忍受此人無禮多年,終於氣不過出言反擊!脫口道出當年真相!原來假貴妃在入宮前曾是胡世明的侍女,且懷上身孕才被派來頂替。
程兆不是胡世元的兒子,程兆其實是胡世明的兒子。
弟弟的兒子?胡世元憤怒了。他冒險潛伏大魏這麼多年,為的就是最終讓自己和自己的血脈繼承大魏,而弟弟居然想毫不費力地竊取?用欺騙他的手段,用意何在?跟他爭嗎?
他讓胡彬親自走一趟,回去問問父親,這到底是誰的主意。
父親來信向他承諾,待取得大魏,他便是真正的皇帝。至於名義上的程兆,日後可以兄終弟及,或是過繼他胡世元的子孫輩做太子都行。
胡世元轉念一想,真正掌控大魏的人是他,程兆只是個傀儡,到時候還不是任他擺布。這才繼續耐心等待,等待程兆長大,等待時機成熟。
可世事難料,去年,三十六寨的老寨主去世了,由小兒子胡世明繼承寨主之位。遠在大魏的胡世元心情沉重,他心中始終期待父親的肯定,期待有一天能回到三十六寨,光明正大踏上家鄉的土地。
如果當年沒有來到大魏,胡世元想,寨主之位是不是就是自己的?他突然覺得,自己窮其一生為之奮鬥的人已經不在了,這些年的曲折與付出,顯得毫無意義。
弟弟接連派出死士潛伏大魏,名義上配合他,實際上也是一種監視。胡世元愈發感覺到,弟弟在竊取他的功勞,在跟他爭,跟他搶。
他是不是很早就被父親遺棄了?父親當年支走他,真的是為他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