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奔到他身邊,姜吟玉才發現遠處還有一人。
那是一個中年男人,身穿輕甲,修長健壯,年紀絕對不小了,身上流出的氣場卻讓人忽略了他的年齡,他雙目炯炯有神,英姿勃發,連帶著胯.下的戰馬,都流露出的強大的氣場。
不知為何,姜吟玉總覺得他掃過來的一眼,讓她産生了一很熟悉的感覺。
表哥與她介紹道:“這位是鎮國大將軍。”
鎮國大將軍的名號,如雷貫耳。戍守邊關十幾年,不讓外族人侵犯疆域,更是身份尊貴,是當今皇後的兄長,太子的親舅父。
難怪姜吟玉覺得他這樣熟悉,容貌氣度,都讓她想起了太子。
姜吟玉在馬上做了一個禮,“見過大將軍。”
韋大將軍伸出手,道:“公主不必客氣,您是君,我是臣。”
他淺淺一笑:“真沒想到公主這樣大了,我還記得你少時還跟在曜兒後面玩,跑著讓他抱你的呢。”
姜吟玉被這麼提起過往,不好意思地理了理碎發。
蘭澈問:“大將軍今日來卓其山,也是來看花海的嗎?”
“不是,”大將軍面容松動,露出笑容,周身疏離之色頓消,“今日來,帶一點花回去給夫人。”
蘭澈意味深長“哦”了一聲,打趣道:“大將軍和夫人感情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好啊。”
韋將軍友善地笑了笑,勒著韁繩,從奴僕手中拿過了花,插進身側箭筒裡。
走之前,他又看向姜吟玉,道:“柔貞公主,給您賜婚和親的詔書已經送到西北了,回去看看吧。公主為兩邦之好,孤身前往北庭,塞外將士莫不動容。想來兩國友交,日後必定西北安定,天下大安,世世昌樂。”
他所說確實是實話,軍中士兵,聽聞朝堂要派遣一位公主和親,來穩固邊疆,皆惋惜動容。
大將軍說完後,策馬離去。
蘭澈道:“詔書到了,回去看看嗎?”
姜吟玉將採摘的花收好,點了點頭。
二人策馬揚鞭,肥碩的駿馬在花海裡馳走,揚起飛濺的五色的塵土都是五色。
路上,蘭澈對她道:“老將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與夫人琴瑟和鳴,然而生下來的幾個兒子,卻都沒有繼承到他的長處,於行兵打仗上,毫無天賦可言,大概唯一得他真傳的,便是太子殿下吧。”
聽到“太子”二字,姜吟玉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韁繩。
蘭澈道:“外人都道,當今天子,不肖其父,不肖其母,唯獨肖像其舅。這二人,在處事風格、性格上,確實格外的相像。”
究其原因,還是當年,太子十六歲來西北邊關歷練,由大將軍手把手教養。
姜吟玉默默地想了想,還好外甥肖舅,若肖父皇,那大昭真的可能就要亡在他手上了。
二人回到了蘭府,一進門,便有人迫不及待圍上來,姜吟玉從她話語中,迅速捕捉到資訊——
與和親的賜婚詔書一同送達的,還有北涼王子彌舒的信。
彌舒已經到了河西,在城門外等她,特地給她送來了出嫁的嫁衣。
姜吟玉手撫摸上裙擺,嫁衣是棉製的,雖比不上皇宮中的綢緞,形制卻極其好看,可以想見穿上身之後,何其的襯託腰身。
她揚起笑容,前兩次的婚約並非她所願,唯獨第三次,是她自願意求嫁。
不是因為嫁的人彌舒,而是她不再受拘束。
蘭家人道:“三日之後,北涼王子在卓其草原等候公主,到時候他帶公主一路北上,等到了王城,再與你舉辦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