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讓公主辦完事就回東宮,不要在外面待太久。”
姜吟玉長長撥出一口氣,走上回東宮的路。
從前她來東宮不知多少次,卻從沒像今日這樣,流露出抗拒的心思。
她回到東宮,姜曜處理他的政務,連頭都沒有抬起來一下。
姜吟玉也不主動找他,推開配殿的門,走了進去。
她進來先環顧一圈,見寢具煥然一新,不止如此,她走到梳妝鏡前,開啟一看,裡面擺放著各種樣式的首飾:玉簪耳璫,步搖明珠,琳琅滿目,玉蘭花海棠花、各種樣式一應齊全。
看著這一幕,她已經隱隱約約有不妙的預感。
她隨手開啟一旁衣櫃抽屜,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式樣的小衣,全都是為她備下的。
姜吟玉顫抖著手,拿出其中一條,展開看了看,發覺那小衣與她平素穿戴的大小,幾乎沒有差別。
姜吟玉腦海中,不合時宜浮現起姜曜替她上藥的場景。
那日,他確實是看到她身前一眼,隨後就叫她將衣袍往上拉一點。
也是這一刻,姜吟玉才徹底意識到自己步入了怎樣的一個宮殿,好似那藏嬌的金屋,讓她全身血液變得冰寒。
冬日的寒風深入骨髓。
一連八.九日,姜吟玉除了偶爾出去與皇帝請安,都住在東宮,然而出去,也有東宮的暗衛跟著。
年末朝中堆壓著政務,姜曜每天與臣子議事,都從正午一直忙到子夜。九日下來,他與姜吟玉相處的次數,一隻手也數得過來。
從姜吟玉住進東宮那日起,二人之間的氣氛就漸漸變得微妙,像是陷入了僵局。
這一份沉默一直持續著,直到除夕那一夜被打破。
除夕家宴,後宮妃嬪、王子皇孫都要參加。
宴席之上,姜吟玉和姜曜一同出場,又是落座於一塊。
然而這一次,席間的眾人看到二人現身,面上的神情都變了一變。
姜吟玉款款落座,假裝沒察覺到他們背後的議論。她一抬起頭,還能看到皇帝朝她投過來不贊同的目光,意思是她不該坐在太子旁側。
然而姜吟玉只能忽視,姜曜來之前就叮囑她和他坐在一起。
宮牆內外議論什麼,她大概也知曉。
如姜吟玉所想一樣,紙包不住火——
那日魏家三郎被拖下去,朝天子吐露的一番駭話,還是被有心人給傳了出去。
魏家人對天子流放魏三郎一事記恨在心,自然而然,也記恨上公主。
姜吟玉身世起初就成疑,如今在魏家人推波助瀾下,質疑聲越來越大,甚至魏家人還找出了確鑿的證據。
這下可就好比水掉入了油鍋,外界眾說紛紜。
有些事皇帝可以壓下,但有些口口相傳,皇帝想壓也壓不了。
今日,眾人看她和太子一起現身,再一回想從前二人親密的樣子,看姜吟玉眼神都變了。
這一場家宴吃下來,氣氛冷冷清清。
席間皇帝喝醉了酒,特地點了十一公主姜採寧的名字,冷聲訓斥了一頓。
“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你作為公主應該清楚!外頭的謠傳你也敢當真,還說到你妹妹跟前去。再有下次,朕直接割了你的舌頭!”
姜採寧神情僵硬地應下,朝姜吟玉投來冰冷的一眼。
姜吟玉低下頭,裝作盯著眼前的菜餚出神,然而握筷子的手,卻始終沒有動過。
姜曜側開臉,問:“現在不吃,回去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