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機甲部隊同時被彈射出來,如同無數道流星,劃破黑暗的天空。
儘管雲翼已經將速度開啟至最大,在短時間內還是比不上被彈射出來的機甲。以機甲的速度再加上彈射的動能,使得這些戰神機甲在短時間內速度提升到正常標準的數十倍之多,速度極快,僅僅數分鐘後,雲翼就落到了戰神機甲群較後面的位置。
兩方機甲之間的距離在逐漸的縮短。
近了,更近了……
兩團流星雨狠狠的撞擊在一起,交錯而過,漸漸的融合在了一起。
這只是在遠距離觀察所看到的景色。倘若接近的話,就可以看到,藍白相間的戰神機甲和那些黑色機甲已經戰到了一起。一時間刀光凜冽,高斯炮射出的光束橫衝直撞,釋放的微型導彈如同彈雨般呼嘯著向敵人撲去。每臺機甲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標,打的難捨難分。
屠龍會的機甲數量是戰神機甲的三倍以上,但機甲群作戰和艦隊作戰並不相同,並不是數量多就能夠佔據優勢。需要考慮的是多方面的問題,比如團隊的合作、機甲的效能、遠端的支援等等。就像是古代時期的戰爭,有負責衝鋒的戰士,有負責遠攻的弓箭手,還有負責攻堅的投石車等等。衝鋒在第一線的機甲就是最勇猛的戰士,躲在兩翼和較後一些的遠端機甲則像是弓箭手,負責掩護和殺敵;而那些戰艦則負責攻堅,他們的對手並不是敵人的機甲,而是那些緩緩向前移動的戰艦。
雙方的機甲在第一時間就混成一團。如此一來,雖然屠龍會的戰艦數量佔據優勢,卻無法對機甲部隊進行支援。戰艦的副炮射不了這麼遠,導彈對於靈活機動的機甲來說根本不構成任何威脅,也只有主炮可供使用。但主炮的殺傷範圍極大,一炮過去,敵人的機甲固然會被摧毀,但同時也會對己方機甲造成嚴重的損傷甚至直接擊毀。
所以說,能夠對付機甲的,也只有機甲。
這些機甲戰士不愧是從楚唐主力艦隊之中挑選的精英,不論是單兵作戰還是團隊配合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技巧。在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時,他們沒有狂妄的衝上去和敵人單挑,而是三臺或五臺機甲組成一個小隊,有人專門防禦敵人的攻擊,有人專門發動攻擊,有人掩護,有人偷襲,一時間竟與這些屠龍會的機甲打了個平手!
要知道,屠龍會所使用的這些黑色機甲並非是伊瑟拉斯所使用的那種【猛熊】機甲,而是屠龍會自己所使用的主力普及型機甲,安裝有強大的核動力引擎,以及防禦力更加強大的且帶有能量護盾功能的盾牌。往往戰神機甲灌注能量全負荷的一刀劈下去,卻被屠龍會機甲用盾牌擋住,濺射出無數火花,卻沒有造成任何的傷害。
不過,這些經驗豐富的機甲戰士立刻就發現了這一點,三五成群,在僚機將盾牌方向引向一旁的時候,其他人抓住時機發動攻擊,三兩刀下去,黑色機甲頓時肢解。
在單兵素質上,這批機甲戰士的確要比屠龍會的人高出不少。而戰神機甲,也比不對方機甲弱多少。
但是,在整體數量上,戰神機甲還是處於劣勢。
短時間內或許可以略佔上風,但時間一場,等到後面的機甲趕上來之後,形勢將陷入極為慘烈的戰鬥之中。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大量的殺傷敵人,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遠處,雙方的戰艦你來我往的對射之中。為了儘可能的保留有生力量,徐銳不得不拉開與對方的射程,現在他所能依靠的,就是機甲部隊。
可他同時也很清楚,除非發生奇蹟,否則這場以少戰多的戰鬥將會迅速失敗。
奇蹟會出現嗎?
徐銳緊緊的皺著眉頭,目光落在顯示著遠方機甲戰場的螢幕上。
每一團光焰的爆發,就代表著一臺機甲被摧毀。從戰鬥開始到現在,才過去了不到二十分鐘,兩千五百艘戰艦就剩下了一千七百艘,而兩萬五千臺機甲損失也很大,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機甲被敵人所摧毀。不過,他們也不是白白犧牲的,從反饋回來的資料來看,他們的敵人至少損失了兩千多艘戰艦和四千多臺機甲,傷亡差不多是己方的一倍以上。
當然,那些戰艦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被主炮摧毀的,而大部分則是因為來不及躲避或者擊毀的碎星流乾掉的。
可惜,現在敵人的機甲都已經進入戰場,數量三倍於己的機甲,用不了多久就會將這些戰神機甲全部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