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這段時間被蕭景元折騰得狠了,白日裡基本都在睡覺,大約有兩三日沒見到周瑛,太子妃某天晚上終於從屋裡出來轉轉,再見到他時,府裡的下人已經說起乞巧節掛燈的事宜了。
大胤在七月七這一日不設宵禁,女子可與自己的二三好友出門賞燈乞巧,又或是相約去彩樓中擺設瓜果以求自己來年巧慧節節拔高,是個格外熱鬧而自在的節日,每年的燈會要提前七八日便開始籌備,城中也已經漸漸熱鬧起來。
玉春看著府中下人忙忙碌碌,抬頭望了望天上的一彎峨眉月。
蕭景元還沒回來。
他同周瑛說了一聲,帶了兩個隨侍出去打算按蕭景元每日回來的路線去接他,路上經過一家賣蜜餞的鋪子,又順道買了些梅花脯。
京城裡依舊是一片祥和,玉春心不在焉地往嘴巴裡送了些吃的,無論是泗州水患還是現在虎視眈眈的北狄,那裡發生的一切都好像還很遠很遠,百姓可以只在乎眼前的日子,可皇帝呢?
大約有想過勵精圖治,可也總是隻想著。
眼前一時的安樂與上京的平和給了他如今還是盛世的錯覺,可為人君者,又怎麼能不居安思危。
玉春給隨侍分了點梅花脯,輕輕地嘆了口氣。
太子並非皇帝親生,若是徵戰,被推出去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甚至可以用“立功”這兩個字將背後的一切打算都粉飾太平。
皇帝當初讓自己來和親,一是要以此證明自己父王的忠心,二來大約篤定太子對這門婚事不甚滿意,和他之間也不會有什麼情感上的牽連,倘若太子逼宮,那他就是最好的人質。
皇帝會以此要挾西南王進京,站在他那一側。
但是現在……
玉春臉上的小酒窩明顯起來,這門婚事陰差陽錯之間,恰恰讓自己成了蕭景元的助力。
想到這裡玉春的心情又好起來,兩個隨侍吃著梅花脯,有點不明所以地看著加快腳步的太子妃。
“這個脯子倒是好吃,就是有點太硬了。”
另一個小聲應道:“殿下的牙口真好……”
他們跟在玉春的身後碎碎念,而玉春越走越快,到最後已經是小跑起來,不遠處蕭景元站在那裡,接住了朝他飛奔過去的玉春。
————————————
啵啵啵啵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