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百花蜜糕
五月初二,萬壽節,皇帝於麟德殿設宴,前殿燈燭輝煌,鼓樂齊鳴,皇帝身坐高位,受四方來朝。
北狄和西南都特意派了使臣前來恭賀大胤皇帝壽辰,也紛紛進獻了隆重的賀禮,玉春只略微看了眼那些珍奇百寶就不感興趣地收回了視線。
今天的宮宴相當熱鬧,除了兩邊的使臣外,還有不少大臣攜著家眷前來,而靠近皇帝的十二方坐席則是兩個親王以及公主皇子的位置,玉春在開宴之前跟著蕭景元認了一圈人,好在他在學舍中已經和另外幾個弟弟妹妹都熟悉了,不至於分不清人。
唯一陌生些的就是楚王蕭雲華。
前些時日泗州水患,蕭景元一手經辦了不少事情,劉昌被抄家之後的銀子也都收回了國庫,皇帝幹脆就讓戶部用這筆銀子賑災,而太子不能隨意離京,賑災的事情就教給了蕭雲華去辦。
嫁給太子已經有一段時間,玉春也大約知道他在忙些什麼,剛剛大臣們說話他順耳聽了幾句,不知怎的就有點不太高興。
太子忙裡忙外做了這麼多事情,但真去了泗州給百姓送銀錢送糧食的人卻是楚王,賑災的事情其實本不應該計較這麼多,畢竟是為民辦事,但仔細想想,總覺得皇帝有些太過偏心。
太子身在其位,不僅要有功績,民心同樣重要。
玉春出了神,旁邊傳來輕微的爭吵聲,是駙馬要給長公主斟酒,但長公主卻伸手攔住了他,壓低聲音道:“柳櫟,別逼本宮在這裡跟你翻臉。”
玉春偷偷用餘光看過去,駙馬姿態謙卑,似乎是很怕惹長公主生氣,畏畏縮縮地收回了手,長公主又嗤笑了一聲,像是很看不起他這幅做派。
想來那天長公主說要休了駙馬的事情皇帝和皇後都沒有同意。
玉春後來聽周瑛說起過一些長公主的事情,她是皇帝同皇後生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便體弱,差一些救不回來,司天監言說公主的命格承不住天家的姓,若想保住性命就只能從母姓,皇後心疼自己的孩子,特意給她取了一個“錚”字做名。
錚字寓意光亮耀眼,長公主秦錚也果然如皇後的期盼一樣,是大胤朝明珠一般的公主。
直到十六歲時皇帝為她指婚。
面前的青瓷荷葉盤中被放入了一塊鴛鴦炸肚,蕭景元道:“怎麼一直走神?”
“今晚的菜若是不合口味,回府讓小廚房給你重新做些喜歡吃的。”
玉春搖搖頭,他剛剛已經吃了一整塊百花蜜糕,“不用,菜很好吃,殿下多吃些才是。”
這會兒皇帝正同楚王說話,對他給自己進的賀禮相當滿意,除了一對萬壽玉犀爐和萬年如意玉杯外,最細致的是一卷手抄的《妙法蓮華經》。
蕭雲華進獻時還先告了罪,說自己這段時日在泗州不得空閑,不能像往常那樣去各地找些奇珍異寶來獻給父皇,加之泗州災民流離失所,實在人世悲慘,他便夜間抄了佛經,既是為百姓祈福,更是為父皇祈福。
玉春看著楚王,今上三子,比太子小了三歲,生了一雙略微上挑的鳳眼,同樣是個好相貌。
就是說起話來怎麼怪怪的。
玉春懶得琢磨,卻見楚王倒是端了杯酒要敬他,“臣弟敬皇嫂一杯。”
“上次太子殿下大婚,臣弟的賀禮還沒來得及送去,還望皇嫂和皇兄勿要怪罪。”
蕭景元淡淡道;“三皇弟太客氣了。”
“你皇嫂不勝酒力,剛剛已經喝了幾杯,眼下就讓他少喝些吧,三皇弟盡興便是。”
玉春起身朝蕭雲華舉杯,喝了一小口酒,沒說什麼話。
他酒量不差,但很容易便顯在臉上,蕭雲華睨著眼睛看了玉春一眼,回了自己的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