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緊急時間寫出來的,姜辛夷寫得很快很簡潔,冊子看著有好幾頁,總結起來不過是七八十條細則罷了。
大臣們挨個傳閱完,都不吭聲了,跟人家太醫院的冊子比起來,他們方才討論的方法,就如同關公面前耍大刀,丟人得很。
宋懷山感受著瞬間安靜的朝堂,心裡別提有多美了,他們太醫院的太醫向來都是被這些大臣們看不起的,何時有過這般風光時刻啊。
皇帝看大家都安靜了,滿意道:“諸位要沒有異議,大家便都按這個冊子上所寫之事來辦吧。”
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有大臣咬牙走出來道:“陛下,要臣等在家等候太醫院的人上門排查,排查期間不能走動沒有問題,但這期間,臣等的吃喝又該如何解決。”
太醫院的這個冊子在他們看來哪兒都好,唯獨有一條讓他們不能接受:排查期間京都所有人都必須在家老實等著太醫院上門挨個把脈,確認家中沒有潛伏的麻風病人,等他們把整個京城排查完,才能夠解封。
事發突然,冊子上又要求要立馬封禁京城,一刻都不能拖。
不是每個大臣家中都奴僕成群,産業和莊子多得數不清,家裡時常備著米麵糧油,不用特意到街面上花錢去買,封鎖個十天半月的與他們來說不叫事兒。
更多大臣家裡每天都要府裡的採買去街面上購買物什,遠的不說,菜和肉總得每天都要買吧。
這下京城都被封了,外頭的老百姓進不來,城裡的老百姓不能動。
他們這些家中沒有存糧的,吃什麼喝什麼?
總不能在家幹餓著等死吧。
這個問題皇帝也不知曉如何回答,因為他從來都不會操心這個問題,也不會為這種事而操心,他轉而看向宋懷山,宋懷山早得了姜辛夷的吩咐,回憶了一下說道:“可以請禁軍或者皇城司的人出面登記各家各府的所需,每日送貨上門。”
大臣們要的就是個解決法子,現在宋懷山把法子說了出來,當下不少大臣點了頭:“這倒是可行。”
京城裡也有不少的養殖場與菜場還有油米行,雖然大家都不能動了,但中間由禁軍和皇城司的人運轉,那就跟還在動時一樣嘛。
就是要辛苦禁軍和皇城司的人了。
京裡可是足足有上百萬人口呢,光是大大小小的府邸都有幾十萬戶,這麼多人家一天跑下來,不知得累成什麼樣子。
皇帝看底下的人同意了,一錘定音道:“那行,事就這麼定了。”
“……”
禁軍統領蕭複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眼前一黑又一黑,想不通,京裡怎麼就出了麻風病這樣大的事情,還要叫他去給京裡每家每戶送物資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徐鹿鳴倒是還好,他的皇城司這幾年做牙人生意做得越發順手,京裡的各府邸都是跑慣了的,可以說對京城人家都快了如指掌了。
不就是每天送物資這事兒嗎,對他們來說易如反掌,弄不好,他的這群手下,還能從中大賺一筆呢。
就是不知道這個麻風病的傳染率高不高,好不好治,如果很麻煩的話,他家木蘭接下來一段時間豈不是要遭罪了。
徐鹿鳴心裡這般想著,看蕭複對送物資的事情,一副深惡痛絕的模樣,主動提議道:“蕭複統領,要不這送物資的事兒交給我們皇城司,你們禁軍只需負責維護京城治安,不讓京都百姓隨便亂跑,避免讓更多人傳染上麻風病即可。”
蕭複正頭疼著,聽徐鹿鳴如此一說,想到他的那些手下都是做買賣的好手,送個物資對他們來說還不是手拿把掐,有種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他上前兩步,拍著徐鹿鳴肩膀大肆贊賞:“好小子,可真夠有你的,不枉我這三年來對你的栽培啊,等這次事了,就沖你這次的仗義,本統領給你一個驚喜!”
蕭複的手勁用了十足的力氣,徐鹿鳴背上那些陪他練武打出來的淤青被拍得生疼,他齜牙咧嘴地笑了笑:“蕭統領別這樣說,我們各取所需嘛。”
太醫院要給京裡上百萬的人口逐一檢查他們身上有沒有潛伏的麻風病症不是一件小事,搞不好,一查要查個一兩個月的。
這期間,總會有人忍不住要走出來打聽訊息,還有原定好的婚喪嫁娶,以及一些必要的人情往來,這些肯定都是在家閑不住,想要串門子的。
京裡的小門小戶還好說,一看到他們皇城司便慫了,高門大戶,尤其是那些皇親國戚,若是叫徐鹿鳴去阻攔,人家當時不說什麼,等這事兒過了,說不得就要開始給徐鹿鳴穿小鞋了。
徐鹿鳴充其量就是京裡的一個五品小官,經得起京裡幾個人的小鞋穿,萬一他們再聯手起來給他戴個高帽啥的,那可真是沒處說理去。
蕭複就不一樣了,不說他禁軍統領的身份,但他是太子親舅舅這一點,人家就算恨上了,也不敢拿他怎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