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高樓一修好,徐鹿鳴立馬讓人把他這段時間在空間裡打造好的東西搬上頂端,一點一點地除錯好。
於是這日清晨,不敢說全京城的人都聽到了奏樂聲,但至少大部分的人都聽到了。
有人好奇這聲音的來源,紛紛從屋裡走出來,循著聲音找來。
東西還在除錯階段,每調一下,音樂聲就會響一響,不一會兒,高樓底下就圍滿了人。
百姓們紛紛仰著脖子朝高樓上看,在看到高樓上架起了一間屋那麼大的琉璃,琉璃裡還放置著兩個正在跳動的長條,不禁七嘴八舌地問:“這是個什麼物什?怎從未見過?”
倒是有那讀過書識過字的,眼尖,瞧見琉璃裡除了會跳動的長條,還用字圍成了一個圓,主動把這些字給讀了出來:“子醜寅卯辰……”
“全是時辰……”這人讀完,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驚喜地叫嚷:“這物什定然是用來看時辰的!”
被他這麼一解釋,周圍的百姓也回過味來:“是不是以後到幾時,這奏樂聲就會如更夫敲鑼那般響幾下啊?”
“那這也太便捷了,往後不用出門,在家聽聲音就知曉現在是個什麼時辰!”
“如此,今後我上值,再也不用擔心睡過頭,到衙門裡被上官責罰了。”
“哎喲,這新來的皇城史心腸就是好,不僅不剝削我們,現在還在城裡給我們整出這般便捷的物什,望老天爺保佑他能一輩子坐穩皇城史這個位置。”
百姓們知曉高樓的用處後,非但沒覺得不妥,嘴裡全都是誇贊。
大楚看時辰的物什,只有刻漏、日晷等物,都是大戶人家才能用得起的。
尋常百姓,要麼就自己看日頭估摸,要麼就等到入夜聽更夫敲鑼,要麼就自己點一炷香來計時。
不管哪一種都不方便,也不準時。
有了這高樓,準點報時,往後他們做什麼,只要聽到聲音就知曉到哪個時辰了,這不比他們自個估摸便捷?
事實也確實如這些百姓所料,徐鹿鳴修建的就是一個可以報時的鐘樓。
修這個鐘樓的目的,除了方便城裡的百姓看時辰之外,也是為了更好地宣傳他接下來要做的生意。
高樓上的大座鐘徐鹿鳴在空間裡已經測試組裝過千百回,這會兒再組裝就簡單很多,很快,時辰就被除錯好了。
皇帝也帶著一眾好奇的大臣從宮牆裡走出來,來到鐘樓底下。
一聽皇帝來了,先前還圍在鐘樓底下瞧稀奇的百姓,呼啦啦一下全散開,在禁軍們層層圍住的道路外,齊齊跪地山呼:“萬歲!”
皇帝揮揮手,讓他們平身,目光看向鐘樓,四面都用琉璃建築而成,每面琉璃裡都鑲嵌十二時辰和兩個指標,每個指標指到哪個時辰,哪個時辰就會發出好聽的奏樂聲響。
他心裡滿意得不行,對著身後的一眾大臣笑道:“諸位愛卿現在看到這高樓,可還覺得此物勞財傷民?”
“這……”
大臣們早在過來之前就聽附近的百姓議論了一嘴,這會兒來到這高樓下,見到那琉璃框裡掛著的十二時辰,若是再不知曉此物作何所用,就白讀那麼多年書,白當這麼多年官了。
全都有些啞然。
能夠準時報時的物什有多重要不言而喻。遠的不說,就說他們處理公務。
說是申時下值,那也是遇到太陽好,日晷能夠準時的情況下。
若是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的日子,準頭就得自己估摸了。
更別說,有時候他們的公務還得出公房去辦。比如城門是戌時落鎖,他們看的刻漏感覺自己出城一趟,能在城門落鎖前趕回來。可是皇城史看的刻漏比他們的提前個一柱半炷香的,就會提前落鎖。若是沒有提前準備好夜間進城的通行證,就得在城門外被關一夜。
再比如,有時候皇宮和朝廷要舉辦祭祀等活動,跟百姓說好,辰時不能出現在街面上。可有些百姓看日頭,感覺已經過了辰時,便出門來做活,結果看到街面上一群大臣,嚇都要嚇死了。
有了這個能準點報時的鐘樓,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便都可以避免。
有那反應快的臣子,腦子一轉,對著皇帝就是一頓誇:“陛下英明,有了此物,以後晨鐘暮鼓將會更加準時,百姓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也會更規律,這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