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沒過幾天,李善情真的做出一份簡歷,且神通廣大地附帶了一封來自某知名分子生物學教授的推薦信。不過沒有發到實驗室的高中生專案郵箱,而是發給了莊敘。
莊敘收到新郵件時,正陪著母親一道,離開集團總部辦公樓。
這天早晨,母親終於稍稍走出了傷痛,告訴莊敘,她接到了周開齊的電話,答應他明天前往總部一次,參加集團的共同決策會。
父親逝世來,集團內一團亂麻,各個部門全在推脫責任,幾乎沒有一個專案能夠順利推進。
決策會一開始,韓邈便表現傲慢,連續打斷各實驗部門的報告,莊敘數次開口替他們解釋,他消停幾分鐘,又開始為難,以周開齊為首的幾名高管看不下去,與他對峙起來,最後什麼都沒決定,茶杯倒是摔了兩個。
母親的情緒並不激動,只在他們摔完杯子,冷了場才開口:“韓邈,智誠還在的時候,我沒見你對醫學懂這麼多,最近在自學嗎?”
“元霜姐,你好久不見我了,”韓邈態度好轉些,不過也談不上尊重,“對公司也不像我這麼瞭解。”
最終決策會結束,卻沒達成任何決策,走出會議室,人人面色陰沉。
莊敘從前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室,與幾個實驗室的主管都比較熟。他們留住母親和莊敘,稍稍聊了幾句,傾訴實驗室驟然面臨的難處,說著說著,說起莊敘的父親,眼眶也都紅了。
離開公司,他們前往周開齊家。
周開齊熱愛下廚,從前幾乎每週,兩家都會聚一次,到周家試吃他新學的餐點。這次許元霜終於願意出門來公司,周開齊便提議去他家吃飯,熱鬧一些,母親沒拒絕。
剛上車,莊敘手機出現新郵件提示,便是來自李善情。
對於李善情知道自己的郵箱這件事,莊敘已絲毫不感到意外,以他所知的李善情的情報獲取能力,有什麼都很正常。
這幾天,李善情纏人得不算厲害,偶爾發一兩條訊息給莊敘,莊敘一條都不回,他倒沒有糾纏,只是有事沒事發一發,自說自話找新的話題。
有幾條訊息,莊敘其實很有興趣。例如李善情已送至濱港地區科學工程大獎賽參加選拔的專案,關於以syncpuse為參考,供給醫藥緩釋器的新一代醫藥艙,在不同區域使用多層不同奈米材料後,對儲存藥物釋放量的計算程式。
這正是集團奈米藥物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內容之一,如果收信人是莊敘的父親,應該真會回複,給他鼓勵。但莊敘畢竟不是父親,他的個性比父親更強勢些,只要一想起那天在車上,那人計謀得逞後洋洋得意的表情,還有口無遮攔的模樣,還是決定當做沒看見,沒有回複。
一回複他,那人必定就沒完沒了,實在使莊敘頭疼。
譬如現在,李善情心裡明明清楚——連莊敘都能肯定——這份簡歷必定足夠優秀,他卻仍是非要在郵件裡虛情假意地寫:“莊敘,你們集團實驗室的高中生專案競爭太激烈了,我在你去年獲獎的新聞裡看到你的獲獎履歷,好怕自己的不夠優秀,你能不能幫我評估一下?
“對了,趙教授是我參加ibo的培訓教授,我和他提起想要申請專案,他非要給我寫這份推薦信,我拒都拒絕不掉,只好收下了。也抄送給你。”
彷彿一隻孔雀正在開屏。
莊敘看得無言,一項附件都不想開啟,將手機放在一旁。
這時,周開齊手機響了。他接了個電話,回頭對莊敘和母親道:“得繞個路,去學校接一下思嵐,司機給我打電話,說車突然壞了。”
周思嵐是周開齊的兒子,比莊敘小兩歲,正在唸高中。他的學校並不遠,車開近校門口,莊敘便見到他。周思嵐穿著校服,提著書包,端端正正地站在腳踏車架旁。
和發郵件的那人相比,這才是真正普通高中生的模樣。
車門開啟,周思嵐懂事地和莊敘母子倆打了招呼,而後便貓著腰,坐到商務車最後一排去。
周思嵐比李善情高一年級,在高中最關鍵的升學時期。周開齊對兒子的學習向來上心,一等兒子坐定,便開始和他討論最近的課程進度。
周思嵐自幼對莊敘有些崇拜,不時將話題引到莊敘身上。莊敘分享了些自己當時考學的經驗,周開齊便笑話他兒子:“思嵐,這好像不是你能參考的,你就別問了。”
“你聽他說得輕松,拿這個獎那個獎,”母親在一旁涼涼道,“去參賽前夜裡,父子倆也在家一起失眠。”
說完,車裡幾人笑了笑,忽然又安靜了。像有一瞬間重回到數月前,兩家人和和睦睦聚會的時候,又迅速地將他們拉回現實。
莊敘不在濱港長大。
他童年時,學校總隨著父母的工作變動,從內陸某個國家醫藥試驗室的員工托育所,到進入父親服務的軍區附近的子弟學校,初中進入一間沿海的私立中學就讀,其間跳過兩次級,也同樣得過一些獎項,因此也收獲不少大學的垂青。
選大學時,恰好維原生科的集團總部遷至濱港,父親希望他能多多熟悉新的實驗室和公司的管理,他便進入濱港大學就讀。
原本的人生計劃很完善,莊敘大學畢業後,再深造幾年,進入實驗室,慢慢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不像會有差池。
只是生活並不是童話,莊敘也不是以前自己所以為的萬事順利的人。來到從沒有想過的痛苦境地,還是要咬緊牙關走下去。
過了一小會兒,周開齊開口,打破了沉默,說起周思嵐備選的學校和專業。車裡重新熱鬧起來。
莊敘聽著,看見手機螢幕亮了幾下,都是新訊息。他心裡知道是誰,一直沒看。母親注意到了,問他:“這麼多訊息,你不看嗎?”
比起閱讀李善情發來的那些莫名文字,莊敘更不想和車內的親友解釋此人的存在,才開啟看了一眼,發現原來其實大多是實驗小組的群通知,來自李善情只有一條,是問:“莊敘,你有沒有收到我的郵件?下週就是申請的截止期了。幫我看看吧,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