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懷疑是不是自己耳朵不好使,聽岔了。
“你有空嗎”這句話,太不像能從林慧顏口中說出的話了。
她狐疑地抬起頭,湯勺裡還裝著她正準備要喝的湯。
林慧顏只和她對了一眼,便又迅速垂眸,用勺子撇著湯面上的蔥花:“請你們吃飯,上個月月底不是說好了嗎?”
是說好了,但那不是何老師跟杜老師在說嗎?
林慧顏當時都沒吱過聲,居然還成第一個響應的人了。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週五,月底。
10月24號,林慧顏生日。
樓以璇沒忘。
所以林慧顏是想在生日當天請她們吃飯?可這哪裡像林慧顏的作風?
想著想著,樓以璇又不免傷了懷。
她跟林慧顏都八年沒聯系過、接觸過了,興許林慧顏一改往日的作風,而今就樂意跟朋友在生日、節假日這些日子裡相聚一堂,吃茶喝酒。
“去徐老闆的‘又見·小酒館’可以,去其他你們想去的店也可以,我買單。”
“我課時沒你們多,除去週三,晚上基本都閑著。杜老師、何老師她們時間上不沖突的話,我都行。”
樓以璇的回答跟林慧顏上次的回答如出一轍。
話音一落,就低頭把湯勺送到嘴邊,吸溜一口喝掉。
她這方剛把頭埋下去接著吃米線,對面那方又把眼瞼掀開了:“嗯,我問了她們,跟你說。”
比默契更默契的,就是你躲我藏。
誰也不拆穿誰。
不慌不忙地吃完,林慧顏起身到收銀臺欲結賬,被樓以璇攔下。
“我請你。也是說好的。”
林慧顏收回對準二維碼的手機,沒跟她爭,心想著不把帳算清楚也好。
她和樓以璇的賬,早在八年前就不清不楚了。
天空徹底暗了。
雨也徹底停了。
拿了傘走出去,樓以璇回頭望了眼,自言自語般說道:“店鋪名寫著‘面館’,招牌卻是砂鍋米線。”
“面類招牌是牛肉麵,米線類招牌就是我們吃的三鮮丸子。”
“這樣啊,多謝林老師解疑。”
出門時,林慧顏右手拿傘,走在她右邊。
趁這幾句話的功夫,她把結完賬順手掛在左腕的雨傘取下用右手勾著,並巧妙移步到了林慧顏的右手邊。
沒走幾米,林慧顏就不動聲色地把傘換到了左手。用手腕掛著,手揣進兜裡。
注意到身邊人的這一變動,樓以璇忽地又停了腳,微微側臉看向雙手皆插兜的林慧顏。
目光在她的風衣口袋處掃了掃,手背遮得相當嚴實。
說明衣兜很有“深度”。
於是她抬了左手,挑起一縷亂飛的頭發掛到耳後,抱著渺小的希望問:“林老師有帶口香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