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需要我明天來接你上班嗎?”
說實話,謝創真的很想,但是酒店跟他家再加上工地完全不順路,謝創只好作罷,“不用,我開其他車,你先開著就行。”
“行。”沈枝南開上車就走了,只留給了謝創一個車的背影,連句再見都沒有。
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次沈枝南已經流暢自如的開著謝創的車了。這種感覺讓沈枝南很舒服,沈枝南覺得,回海城得買輛車了,工作這些年,也攢了不少錢,房子買不起,買個車還是可以的!
遠在海城的陳潤生,在收到了沈枝南的“到了”倆字以後,沒有再給沈枝南迴複什麼。不知道再發點什麼,該表示關心嗎?沈枝南應該並不需要,而且這種遠隔千裡,微信上傳送的文字關心,是最不切實際的。
而且從沈枝南的回複來看,禮貌、且保持距離,只當陳潤生是普通朋友。普通朋友說太多,沒有邊界感,反而會讓人反感。
陳潤生感到了一種無力感。
接到陳潤生電話的時候,顧峪正在“sou hoe”試菜,面試新廚子。顧峪已經麻木了,嘗不出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來了,陳潤生的電話猶如救命稻草。
“在幹嘛?去喝酒。”陳潤生沒有一句廢話。
“喝酒可以,但是要先來幫我個忙。”
“什麼?”
“你先來我店裡。”
陳潤生掛掉電話,就出門了。
到“sou hoe”了,陳潤生和顧峪四目相對,一個無精打採,一個生無可戀。
“幫什麼忙?”
“喝酒前不得墊墊肚子,先吃點,嘗嘗那個好吃。”
“你要換廚子?”
“也不是換,人老張雖然菜做的不怎麼樣,但人挺好的,我也不好意思直接給人辭退了,就是再招一個,讓他們可以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提到這裡,陳潤生忽然想到了一個人,邵齊。
“你那天是不是加了邵齊的微信。”
“加了,怎麼了。”
“給她發訊息,讓她來試菜。”
顧峪:?
顧峪不理解,但還是照做,收到顧峪訊息的邵齊,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但一看是邀請自己去試菜,又來了興趣,畢竟自己是廚神大王!
“可以,但是我得下班才能過去,時間可以嗎?”
“可以,一會兒見。”
菜要現做才好吃,顧峪讓人等會兒再做。
百無聊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