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悶悶地,“但沒有這種假設。”
“如果我戀愛了,如果我死了,如果我掉水裡了……”他又開始能言善辯,“為什麼要用這種不存在的假設束縛自己。你還不如說,你不想跟我待在一起。”
向遙很難忽視他的不高興:“也不是不想……”
“那就是想。”他果斷接話。
“……”
她沉默了一下,擺擺手,放棄爭論:“買咖啡。”
林枝予還是混進了向遙的房間。
向遙還得處理工作訊息,懶得也沒工夫搭理他,只叮囑他上回的事情不要再有第二次。
他很快就答應了,抱著他的電腦,乖乖的安安靜靜的,只佔了桌子一個小小的角落。
回完訊息等下一波反饋的間隙裡,她從筆電上方看見林枝予頭頂微微翹起的頭發,覺得事情像他頭頂的呆毛一樣刺手。
向遙隱約察覺,或許是成長原因,林枝予相對有些缺乏安全感。
相處模式的變動對他而言,如果不是更親密,就意味著疏遠和拋棄。
道理他不是不懂,他只是不想。他更在乎——或者說只在乎關系另一方的看法。
很執拗,很難辦。
向遙蹙眉盯著電腦沉思的時候,林枝予也撐著下巴,盯著本子上的譜面,指尖的鉛筆有一搭沒一搭地轉著。
他嘴角有些輕微的笑意。
有些界限如果沒有事先明確,是不能中途被意識到的。
一旦開始深究,並且在深究裡退讓,就是不清不楚的開始。
他當然樂見這種混亂和曖昧不明。
國內淩晨兩點,歐洲晚上八點,遊戲封包。
國內上午九點,歐洲淩晨三點,遊戲維護完畢,活動上線,向遙開始盯社媒反饋和 bug 意見。
國內十點,歐洲四點,徐德玟直接負責的動畫 pv 發布了。
只是動畫企劃宣佈,實際上動畫專案壓根沒有正式啟動,再加上趕工期,說是動畫 pv,其實就是動態 ppt 了。
向遙點開看了一眼,一共就 30 秒,平平無奇,中規中矩,對玩家來說最大的亮點大概只是動畫化這個訊息本身。
拉了一下評論區,反應也果然如此,都在提番劇要求。
她同步了一波收集的意見,和潘桐對接,合上了電腦,在桌上趴了一下。
她閉著眼問林枝予:“我結束了。你不回去睡嗎?”
向遙已經是很能熬的人,到了四五點也依舊疲憊不堪,但林枝予還精神抖擻,沒有半點困頓。
他興致勃勃地提議:“已經這個時間了,你要不要去看布拉格的日出?”
“啊?”向遙被他突如其來的提議驚了一下,遲疑睜開眼,“但我醒了還得再看一輪社群。”
“看完就回來,”林枝予說,“不用很久。社媒我也能幫你看。到時候也會叫醒你。”
向遙看了眼日出時間,思索一下,同意了。
畢竟還有工作,不能跑遠,搜過以後發現最適合看日出的地方還是查理大橋。
他們在朦朧時上橋,向遙看著這個已經不能再熟悉的橋面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