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之前怎麼一聲不吭?可以在南榕吃一下飯的。」
「年前不是吃過了嗎?」
何亮回複。
對面沉寂了一下,然後輸入。
「那天晚上,其實挺多人看見我哭了,我知道。但他們都在裝。」
「我說過了,我只是說話直,並不是情商低。」
「所以我不覺得再吃一次有什麼意義。」
向遙只好嘆一聲氣,祝他新工作順利。
大概何亮的確聽到了一點兒什麼風聲,沒幾天,專案的負責人換了。
一開始只是有小道訊息。說是總部那邊要派過來一個研發指導,目前已經通知南榕的主管和他們專案的負責人了,基本敲定,下週到崗。
研發指導這個說法就很奇怪。
週五下班前,大群裡進了一個新人,名字很眼熟,所有在摸魚的人都覺得微妙了起來。
<101nove.ean 剛剛出走的製作人,美院畢業,但做技術出身,代表作是一款國風經營手遊,公測時爆過挺長一段時間,到現在流水都還很穩定。
“以他的履歷,這個‘指導’就不可能是虛職吧?”向遙很懷疑,“誰要被換走了?”
“不能說換,”宋柯悄悄透露,“打聽了一下,目前屬於他和公司彼此的考察期,但專案是公司給的還是他主動選的,這就不清楚了。”
“咱們公司主營業務一直不在遊戲,發展很疲軟,”向遙說,“所以,與其說是在雙向考察,不如說,是他在看我司能否匹配他的訴求吧。”
宋柯低頭喝咖啡,預設。
向遙幹笑:“那他還真是來錯地方了。但製作人他們,不會有意見麼?”
“會不會也沒法擺在明面上,主要是能不能。”宋柯有點憂心,“南榕分部在公司的狀況一直不太好,定位很混亂。我覺得突然這麼空降,不像什麼正面訊號。”
徐德玟做的那款遊戲叫《百草錄》,向遙玩過,但之前對製作人不算了解,見到他是在下週一清早的例會。徐德玟跟各環節的負責人開會,向遙是跟著王哥一起去的,代表程式組。
坦白說,初印象讓人有點意外。徐德玟看著是事業有成的年紀,三十五六歲,面向很和氣舒服,說話愛笑,但言舉中意外透出一種不容忽視的專業度。
“抱歉抱歉,”他進會議室時很禮貌,挨個微鞠躬點頭問好,“各位久等了,原本上週就該報道的,實在是被其他事項耽擱了。”
“很多同事大概對我不太瞭解,我首先還是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徐德玟。”
他簡單介紹了自己過往的專案,很務實,主要從經驗技術角度在說,沒有半點履歷吹噓的意思,態度謙遜,尤其對專案製作人親近尊重。
“這些天我已經對專案做了一個初步的瞭解,我想大家聚在這裡,每天過來當然不為了打卡,都是希望能離專案上線更近一步。所以我就不多寒暄了,先說一說我對專案的感受意見,你們先聽完,咱們再來碰撞,爭取能在後續的前進方向上達成共識。”
“我的成功經驗主要在模擬經營,和咱們的戰旗類目不同,要是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打斷我。”
那場會時間很長,生生開過了午休時間,但沒一個人不耐煩,包括飯碗陷入危機的製作人本身。
這個專案的團隊成員不算多,製作人本身就負責執行,但個人經驗有限,沒做到過落地,主管層又有施壓,他一直覺得掣肘,大概這也是流程反複的原因之一。
徐德玟加入後,原製作人的日常工作其實並沒有太大變化,反倒有了專門負責大方向把控的幫手,所有人心裡都輕鬆了很多,因為流程一瞬間就清晰了。如果非要做職能定位,大概徐德玟是製作人,原負責屬於執行製作人。
他沒有收走原負責的權利,還是以他為主,但事事也都陪同盯著,給意見,參與討論,劇情章節、活動玩法一類的版塊都不會疏忽,就連完全屬於執行層的向遙都跟他開過不少會。
才短短一週,他已經能叫出專案組所有人的名字。順便,他鼓勵所有人就遊戲方面的問題跟他探討,隨時歡迎。
向遙問過一次玩法設計方面的問題,徐德玟的解答很耐心,但隨之也好奇:“你在程式方面很不錯啊,定位問題很迅速,框架邏輯、包括溝通能力都很好,為什麼問的是策劃問題,想轉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