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她進次臥準備給林枝予補數學的時候,看到他無聲地坐在電鋼前練琴,琴鍵被他敲得哐哐響,忽然愣了。
林枝予也察覺身後的動靜回頭。
“……”
“……”
四目相對的一瞬間,他們忽然都意識到了之前被忽略的問題。
鍵噪。
該死的,琴聲確實都在耳機裡了,但觸鍵的鍵噪可還清清楚楚!
不知道是誰先開始,笑聲就在房間裡洋溢開了。
林枝予也難得有忍不住的時候,埋首在琴面上抬不起頭,說不清是笑得還是難為情。
於是那天以後,他除了錄音就不再戴耳機練琴了,而是選擇把琴聲調到最小。
向遙也火速買了點隔音的東西捯飭了一下次臥。
本來從補課開始,向遙就很頻繁地在出入房間,這回索性買了個懶人沙發加入進來,次臥真變成兩個人的自習室。
林枝予練琴和學樂理的時候,向遙就躺在沙發裡拆解新出的遊戲,要麼研究一下技術問題,到文化課了就搬個板凳坐在桌邊給他講題。
林枝予常彈的曲子都很好聽,於是向遙也對古典樂生出一點興趣。
有天宋柯來工位找她聊工作,看她一邊聽歌一邊幹活,於是搭話:“聽什麼呢?”
向遙亮出歌單,給他看愣了:“這麼高雅?”
“也沒有吧,不是點開音樂軟體就能聽嗎?”向遙拍拍他,“別給自己預設心理距離。”
路過被教育一通的宋柯莫名其妙,很茫然地點了點頭,自我反思起來。
那天晚上林枝予照例練琴,向遙抱著筆記本有一搭沒一搭地聽,忽然問:“這首是巴赫嗎?”
林枝予一愣,有點詫異:“你怎麼知道。”
向遙嘴角快揚上天:“是哪首?”
林枝予有點探究地看著她:“d 小調協奏曲。”
“厲害吧?”向遙還挺有成就感,“我有點興趣,所以就去了解了,看來收獲還不錯。”
林枝予大概沒想到她會主動去聽古典:“如果你喜歡,以後我可以教你彈……有機會的話。”
“你會收我學費嗎?”
林枝予原本還在躊躇什麼,聞言白了她一眼,冷酷地轉過身:“你的數學培優收的話,我就收。”
這回輪到向遙驚詫吃癟了:“真有你的!”
說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林枝予跟她說話不再有那麼多顧慮了,反應很真實,有時候也很有趣。
這樣很好,她不自覺笑起來。
“你為什麼會喜歡作曲啊?”向遙忽然問。
琴聲於是又停下來。
向遙很沒形象地陷在沙發裡,看著天花板,筆記本歪斜著壓在前胸。
“你是怎麼發現自己喜歡什麼的?”
林枝予安靜了一下。
“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有喜歡。”
在林枝予的印象裡,小時候其實很少會見到林衛東。那時候他總是忙於生意,在家的時間屈指可數,大多是吃頓飯就匆匆離開。這樣挺好的,林衛東在家總會讓他覺得很有壓力。
而不論哪邊的祖輩過世都很早,於是媽媽陳舒柔幾乎覆蓋了他所有的童年記憶。
陳舒柔是一名鋼琴老師,學琴對他而言簡直是順理成章的事。
他已經記不清是從幾歲開始學的,但還記得那種識譜練習的痛苦。那時候他很難領悟情感、節奏、輕重,彈得一團糟。
陳舒柔是個跟她名字一樣溫柔的人,說不出重話,林枝予記得她時常聽著聽著就氣笑了,於是他就跟著一起傻笑,兩個人在琴房裡笑成一團,陳舒柔邊笑邊打他,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