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天幕出現的日子了。
這一次,蕭睿只召集了部分臣子與皇子一同觀看,當然,還有一個格格不入的趙恬和柳太傅夾雜其中。
皇宮中的大片空地上,擺放著二十多張躺椅。
天幕播放的時間也不短,這樣看總比仰著頭輕鬆。為了舒適度,也沒人講究什麼儀態了,對這個安排都沒有任何異議。
還是在黃昏之時,天幕出現。
【 我親愛的觀眾們朋友們,好久不見,十分想念吶。
我是你們的歷史Up主小陳!
最近幾期影片沒想到有那麼多人觀看,真是受寵若驚了!
各位,上一期咱們說到,蕭睿的離世,以及皇太孫蕭尋登基。
說起這個,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蕭睿廟號的水份有多大。
往前看,哪位仁宗不是統治方面有值得稱讚之處的?
再看看蕭睿,嗯……】
[Up主,我懂你的未盡之意(偷笑)]
[蕭尋真不愧是蕭睿的好大孫,獨排眾議,非要給他安上‘仁’這個字。]
[對,本來蕭睿的廟號擬定的是‘懷’這個字,結果被蕭尋打回去了。]
[後來蕭哥上位,本來打算改回去的,大臣們不同意啊!
怎麼說蕭睿也是蕭哥的親爸,還是要有點排面的,這才把‘仁’保留了下來。]
……
天幕一開場,直接來了個暴擊。
蕭睿原本正舒舒服服的臥在躺椅上,看到天幕內容後,噌的坐了起來。
敢情他之前沾沾自喜了那麼久的廟號,不是大臣們商量得出來的,而是孫子強行給他安上的??
最扎心的是,原本小兒子準備撤下這個廟號了,還是其他大臣覺得朕這個親爹不能太丟份,所以才完好的保留了下來。
不是,這未免也太傷人了吧!
後世子孫,其實你們也可以不說這事的,朕並不是非要知道的這麼清楚不可!
本來已經有點擺爛心理的蕭睿,此刻心裡拔涼拔涼的。
如今已不會發生皇太孫繼位這事了,那豈不是意味著,自己這輩子還比不上原來的廟號?
怎麼辦,突然還想再做些什麼,倒不是奢求有多大功績,但至少能讓後世有些可以談論的話題吧?
總不能讓後代們提起蕭睿這個名字,雙眼滿一片清澈茫然,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