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平提了一句,也就不再多言。
雖然陸遜現在還年輕,但是畢竟是將來的東吳大都督,水戰這方面哪怕是現在,肯定也比自己更熟,所以他只需要提點一下,其他的讓陸遜自由發揮就行了。
隨後。
任小平看著眾人激動的神色,盎然的戰意,不由微微點頭,最後說道。
“諸君,我在此,為諸位設好慶功宴,只待眾人得勝凱旋!”
此話一出,眾人都笑了。
等到眾人都離去,任小平則是低頭繼續看著地圖,心情還是相當的沉重。
荊州可是好地方啊,他承認這次是他貪心了,但沒辦法啊,這麼好的機會到了眼前,他不可能視若無睹的,不然多年以後再回顧今日,肯定會後悔。
張繡是建安元年來到的南陽,而現在是建安四年。
這四年的時間,雖然雙方有著不少的矛盾,但是大方向卻是保持著和平與互相合作,共同抵禦曹操的戰略目的的。
再加上張繡與曹操之前的幾次大戰,早已經形成了死仇,所以張繡還想要在南陽待下去,就絕對不能再得罪劉表。
也是因此,劉表對張繡的警惕性也是極為的低下的。
也正是劉表對張繡放鬆了警惕,所以才會讓蔡冒令大軍南下,而讓襄陽空虛,這場景就好像……好像……
對,任小平想起來,這場景和當初關羽鎮守的荊州與東吳的關係何其的像。
一來東吳是盟友,二來當時東吳的大都督換成了沒什麼名氣的陸遜,所以導致關羽的警惕性大降,再加上襄樊之戰兵力不足,所以才抽調了大量防備東吳的兵力北上。
而現在,四年的相處,劉表自是對張繡有了相當足的瞭解,再加上張繡必須要依靠他劉表。
所以劉表此時的意識中估計絕對不會想到張繡敢造次吧。
也正是如此,他才會將大軍交給蔡冒,令其率軍南下抵禦孫策,以至於令襄陽空虛。
而任小平利用的就是張繡在劉表心中多年積累的形象,達到趁其不備攻其不意的戰略意圖。
而但這也是唯一的機會,若是這次失敗了……
“不,不可能失敗的,要是失敗了,我估計得和呂蒙一樣被嗤笑千年了。”
呂蒙當初雖然確實無恥,但是他要是打下了荊州,然後再西進滅了蜀國,最後再一舉滅掉曹魏,其實也不算什麼,至少名聲不會那麼差。
偏偏關鍵是,呂蒙偷襲了荊州,結果偷襲完了之後就真的完了,什麼都不在做,既沒有繼續西進滅掉蜀國,也沒有北進與曹魏硬磕,完全看不到想要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
想到這,任小平忽然放心了。
他的目標可不止是統一天下,還得擴大地盤。
畢竟。
地盤不大,怎麼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