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直接斷了糧草支援,張繡自然無法擴充實力,但是他若是要對抗曹操,又必須要仰仗我們,如此,張繡自然就還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了。”
劉表皺了皺眉,說道。
“德珪之言不無道理,但是之前張繡就來信,威脅我若是不給糧草,他就投降曹操,這才是我所擔心的事。”
南陽對於曹操來說重要,對於劉表來說何嘗不重要。
若是南陽歸了曹操,那麼曹操就可以派兵駐紮在樊城。
樊城與襄陽就隔了一條漢水。
這麼近的距離,大軍在側,曹操到時候倒是可以睡的安穩,但他劉表可就得日夜擔心了。
蒯良卻是搖頭道。
“我聽聞上次宛城之戰,曹操睡了張繡的嬸嬸,而張繡也殺了曹操的兒子,侄子與最器重的愛將,他們兩人已經是不死不休的仇人。”
“所以,我以為,張繡只是在虛張聲勢的威脅恐嚇主公,目的就是為了糧草。”
劉表若有所思。
“子柔所言極是,只是我仍舊有些擔心,子柔當知南陽對我們的重要性。”
“我就擔心若是張繡帶著南陽與麾下部曲投向曹操,曹操未必不會答應啊。”
蒯良沉默,這事他也不敢保證。
畢竟,不就是兒子愛將嘛,為了天下之爭,忍下也不是不可能的。
主要是這事有前車之鑑。
當初光武帝圍攻洛陽一月不下,就起了勸降的心思。
但是當時的洛陽守將朱鮪卻是斷然拒絕了光武帝的招攬。
理由也很簡單,光武帝劉秀的兄長劉縯就是他獻策給更始帝而被殺的。
也就是說,朱鮪和劉秀有著殺兄之仇。
這就是朱鮪拒絕投降劉秀的原因,因為朱鮪害怕劉秀事後算賬而被殺害。
而劉秀也大度,直接保證既往不咎,並且指著洛水立下誓言。
而在朱鮪之後,劉秀也確實遵守了誓言,不僅沒有秋後算賬,還封朱鮪為扶溝侯,讓其享受榮華富貴。
也是這一事件,不僅成就了一段佳話,也成就了洛水。
而有了這個前車之鑑,那麼曹操只要度量足夠大,接受張繡的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而一旦張繡投降曹操,南陽歸於曹操,那麼沒了南陽的荊州,就好比是脖子上懸了一柄劍,要隨時承受曹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