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春,袁術於壽春稱帝。
呂布聞之,釋出討袁術檄文,邀天下群雄,共誅偽帝。
曹操居漢室正統,不敢讓呂布專美於前,故而以天子名義釋出討賊詔書,並予與呂布以褒獎,以安天下心。
建安二年五月。
呂布,劉備,孫策應天子討賊詔書,起兵伐袁,曹操則親率十萬大軍東征。
袁術聞之,大怒,揚言誓要剿滅幾個反賊。
隨即,袁術以橋蕤、李豐、梁綱等大將領大軍五萬,駐守汝陰,以抗曹操;又以紀靈,張勳等大將領軍八萬,進駐盱臺,應對劉備。
至於呂布這邊,袁術之前就派了五千大軍進駐沛國南部的蘄縣。
就呂布那幾千人馬,還是騎兵,五千人馬守城,足矣!
此時,呂布帶著五千幷州狼騎與一千步卒已經來到了蘄縣城下。
“報,主公,蘄縣城有守軍五千,為首將領乃陳蘭、雷薄二將!”
呂布聞言皺了皺眉,五千人可不好打。
若是野戰,他一輪衝鋒,這五千人就得沒,但是現在是攻城,他總不能讓騎兵下馬攻城吧,這不是揚短避長麼。
而且,就他這幾千人,還不夠填護城河的。
“子修,你可有辦法?”呂布轉頭問道。
之前他每次帶著任小平出去,都能很痛快的解決一切麻煩,所以這一次他也下意識的詢問任小平的意見。
任小平看了呂布一眼,眼中露出滿意之色,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姐夫,我有中下兩策。”任小平裝模作樣的說道。
“快快說來!”呂布聞言眼睛一亮,但隨後察覺到不對:“不對,不是應該說上中下三策麼?怎麼到你這兒就剩中下兩策了,上策呢?”
他好歹曾經是認了董卓為義父,得到過董卓極大的信任,所以他也瞧見過李儒為董卓獻計,動不動就伸出三根手指,來個上中下三策。
“唔…上策也有,但是風險太高,且失敗的機率極大,所以我就沒想說出來著。”任小平道。
呂布皺眉:“子修,磨磨蹭蹭幹什麼快快說來,是否施行我自有判斷。”
“那…好吧!”任小平故作嘆息,實則心裡暗喜。
他要的不是傀儡,不然還是呂布呂奉先?
所以他既要培養呂布能聽取建議,不剛愎自用,又要呂布有著自己的判斷力。
“首先是下策。”任小平道:“下策就是我們繞過蘄縣,繼續南下,然後去找劉備。”
呂布點頭,這就是和之前打曹操時一樣,去找劉備,然後蹭吃蹭喝,不管成敗都無所謂嘛。
“那中策呢?”呂布問道。
任小平道:“如今袁術妄自稱帝,已經是失了人心,又加上我們幾家合力討伐,可以說袁術的敗亡已經是可以預見的,而我觀陳蘭、雷薄已有二心,若勸降之,那麼不僅能拿下蘄縣,還可平白得到五千裝備齊全計程車卒。”
雖然呂布不知道任小平是怎麼看出來陳蘭、雷薄二人有二心的,但此時他也沒有開口問,因為還有一策他還沒有聽到呢。
“上策呢?”呂布再問。
任小平突然眼中冒光的說道:“上策則是我們仍舊繞過蘄縣,但是卻不是去投奔劉備,而是以騎兵的優勢——奇襲壽春!”
“袁術據敵於四方,此時壽春必然空虛,袁術也絕對想不到壽春會有敵軍出現,若是此時我們出現在壽春城外,袁術必然驚懼!!!”
呂布還沒有說話,一旁的甘寧卻是聽的雙眼放光了。
什麼打劉備秋風,還是什麼勸降陳蘭、雷薄哪裡有突襲壽春來的刺激!!!
這計策特別符合他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