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讓任小平看他的書信,但是他卻不能去看任小平的。
任小平寫完之後,看到賈詡竟然閉起眼睛養起神來,卻是不由一笑。
“文和先生,你來看看我寫的,若有遺漏,還請指教。”
對待賈詡這種,就需要給他足夠的誠意,才會讓他有安全感。
賈詡睜開眼,意外的看了任小平一眼,然後還是接過絹帛看了起來。
但看完之後,賈詡卻不由皺起了眉頭。
他寫的是若曹操來攻,勸張繡投降,而任小平寫的卻是,若張繡投降之後若心生悔意,此時該如何擊敗曹操。
賈詡把絹帛還給任小平,欲言又止道:“任先生,你這……”
“文和先生叫我子修即可!”任小平粲然一笑:“既然文和先生為張繡謀後路,我自然也得盡一份力,尋個萬全之策不是!”
實錘了,任小平絕對是呂布背後之人。
謀求萬全之策沒有問題,但是誰家好人會想在已經投降的情況下再反叛的計策啊。
偏偏任小平就這麼想了,還給出了具體的操作辦法,而且這辦法還很不錯,以賈詡他自己的眼光來看,都很具有可行性。
而這精妙的計策,再加上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的行事風格不就是和呂布在許都城外一喊的計策一模一樣嗎?
都是想別人不敢想!另闢蹊徑!
呂布親信之人,謀略一流,行事獨樹一幟,種種加在一起,只能有一個結果。
所以賈詡現在已經能肯定,任小平就是呂布背後之人。
那任小平是如何從一個紈絝短短數年就轉變為如今運籌帷幄,計算天下的無雙國士的?
難道是之前在藏拙?
賈詡之前與任小平的接觸並不多,哪怕是在洛陽或者長安的時候,見面的時候幾近於無。
畢竟一個紈絝,一個低調的老六,兩人的天差地別的生活方式與不同地位註定兩人不可能經常見面。
所以賈詡對於任小平的印象多數都是從旁人的口中得知。
但是如今,他卻覺得傳言有虛。
也或者,任小平也和他一樣,提前洞悉了董卓的末路,所以故意隱藏,直到現在呂布獨立出來,他才開始展露自己的才華。
電光火石之間,賈詡就想了很多很多,心中也不斷的對任小平進行著分析。
但是臉上卻是不露分毫!
他做這些,不過是為了以後能夠更好的苟著,不至於讓自己的小命處於危險之中。
至於說去深究任小平,他卻是沒有想過的,哪怕是他腦中分析出了點什麼,他也會永遠存在心裡,絕不會付諸於口的。
也就是任小平不知道賈詡在一瞬間就想了那麼多,他要是知道,覺得會大呼一聲老陰比!
任小平此時正找人拿來了兩個錦囊,用毛筆在錦囊表面寫了一和二,並再寫了一封信。
信中寫明若曹操來攻,則開第一個錦囊,若事有不諧,則開第二個錦囊。
等弄完,找人去送給張繡之後,任小平都還有些意猶未盡。
以前看《三國演義》中別人動不動就是弄一個錦囊,然後讓別人到了什麼時候開,就能解決眼前遇到的困難。
當時他就覺得真牛。
而現在,他也要感受一下這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