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十六大字卻是正好適合如今的呂布。
自兗州一敗之後,呂布損失慘重,已經是處於滅亡的邊緣。
若是按照歷史程序,接下來呂布就會進攻徐州,獲得一處落腳之地,然後慢慢恢復實力。
但是如此,既得罪了劉備,也讓曹操有機會和劉備聯合來攻。
最終,呂布為了守護好不容易得到的地盤,人地皆失,自己也身首異處。
想到這,任小平確認的第一步計劃,就是暫時放棄徐州,以求改變局勢。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小勢可改,大勢不可逆。
這句話說的其實並不是大勢真的不可更改,而是一個人的身份地位不夠,不足以改變局勢。
想想看,他要是直接穿成了袁紹,然後直接向曹操投降,還有所謂的大勢?大勢沒有改嗎?
要知道,曹操徹底統一北方是從公元200年到公元208年,用了整整八年的時間。
這期間,打了無數的仗,死了無數的人,然後才徹底統一北方,然後再南下。
但要是袁紹真的投降,那南下的戰爭,可以直接縮短在公元200年前。
那個時候,就是袁紹攜北方四州加曹操的兗州,沒有一點實力損耗下,面對剛佔得到徐州的劉備,半殘的袁術,還沒發育起來的孫策,以及龜縮在荊州的劉表。
這個時候,大勢就改變了。
但是。
若是穿越者只是穿成了一個普通人,他就沒有足夠的身份地位改變大勢,能改變的只是小勢。
比如穿成了一個普通人,然後同樣殺了一個普通人,那麼這點改變不足以改變大勢,歷史程序依舊會繼續往前走。
或許直到數百年數千年後,被殺的那個普通人的後代本應該出現一個驚才絕豔之人,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但是其祖先提前被殺,導致沒有出現力挽狂瀾的人,國家也順勢崩塌,大勢改變。
可那也不過是幾百年後的事了。
這就是小勢可改,大勢不可逆。
任小平現在雖然成為了呂布的小舅子,但是呂布都是快要掃進歷史的塵埃了,他這個附帶的便宜舅子自然沒能改變大勢的能力。
而現在的大勢就是。
袁紹大敗公孫瓚,徹底統一北方只是時間問題。
而袁紹統一北方之後,曹操就成為袁紹南下的第一個擋路石,必然是要踢開的。
而曹操也自然知道與袁紹的大戰不可避免,所以在此之前,他肯定是需要掃除周圍的危險,讓自己和袁紹大戰的時候不至於後院起火。
而徐州,很明顯就是對自己後院有著巨大威脅的地方,必然是要控制在自己手中的。
所以,徐州其實不管是劉備做主還是呂布做主,曹操都是要打的。
既然這樣。
任小平再次看向偉人的十二金字。
既然偉人已經給了他答案,他只需要遵循就是,不用那麼著急爭奪徐州。
而且。
劉備的內政能力絕對是一流的,先讓劉備幫忙發展一下徐州也未嘗不可。
反正,只要最後徐州能到自己手上,那劉備就相當於是他任命的內政官員,苦活累活都劉備幹。
而等劉備把徐州發展好了,他再去接手就是了。
咦——
這麼一想,劉備妥妥的CEO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