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數日,任小平都來這兒以每天兩百個字的速度識字。
雖說漢字有數萬,但是常用的不過數千,以任小平的速度,不過半月就將對這個時代的漢字暢讀無疑。
當然,任小平並不會浪費時間,他除了識字之外,還在憑著記憶將拼音的規則一一列出,逐漸的完善拼音。
陳宮知道了任小平不識字之後,第二天就帶來了專門啟蒙的讀物,還別說,陳宮的收藏還挺多的。
《倉頡篇》,《凡將篇》,《史籀篇》,《急就篇》這些基本啟蒙讀物是一個不落。
不過任小平是一個都不認識,他知道的都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這種耳熟能詳的啟蒙讀物。
任小平心裡猜測,這些東西估計還沒有出世,不然陳宮應該會有的。
當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任小平還激動了一下,想著自己除了拼音以外,還可以寫一本新的啟蒙讀物出來殺穿漢末文學壇。
但等激動冷卻之後,他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他根本背不全。
《千字文》他只是聽說過,但是其中的內容他是一點也不知道。
《百家姓》他只知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前八個,後面的也是一點不知。
至於《三字經》他倒是知道的多一點,畢竟苟富貴,勿相忘嘛。
咳咳…,好像不對,應該是‘人之初,性本善’開頭的,但是任小平也最多隻能背到‘幼不學,老何為’這裡。
至於為什麼只能背到這裡,那還不是因為當初讀書的時候,課本里只有這一段,也只背這一段,後面就沒有了。
而在那個貪玩的年紀,能把課本要求的背誦好就不錯了,誰還有心思專門去找課外書讀啊。
只是,多年以後的迴旋鏢終究是又打到了任小平的頭上,這三本啟蒙讀物他但凡能背誦一個,絕對會被陳宮視做神人了。
而他憑藉著拼音和啟蒙讀物,發揚光大了儒家,怎麼著也該封個亞聖吧。
到了那個時候,即使呂布敗了,他估計也沒啥大事了。
天下敢殺他者,無人矣!
只可惜……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此時的任小平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如今任小平還是隻能按照之前的計劃行事,以拼音助力呂布。
因此,任小平在識字的同時,也在對這些啟蒙讀物進行拼音標註。
屆時,只要學會了拼音,這些啟蒙讀物即使沒有老師,孩童也能自學,不僅大大降低了對老師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孩童的學習難度與成本。
至於什麼時候推出拼音,任小平也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時間節點。
“《急就篇》,《倉頡篇》,《凡將篇》,都已經弄好了,就剩這個不怎麼流行的《史籀篇》了。”看著案桌上的《史籀篇》,任小平想了想還是一併把它標註了。
雖然現在《史籀篇》不流行了,但是好歹曾經火過不是。
就和後世的流行歌曲一樣,即使曾經火的一塌糊塗,但過個幾年就基本上見不到它的身影了。
據陳宮所說,《史籀篇》乃是周宣王時期編寫的,可見其古老。
作為曾經火過的,還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兒童識字課本,任小平覺得該給它一個體面。
磨好墨,毛筆蘸上墨水,任小平就準備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