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劉旋是個傻子,聽到這裡也該聽出來英布的意思了,她抬眸看了他一眼,點點頭然後反問道:“九江王是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有問題了,而且還是大問題。
英布看著瘦弱得跟一陣風就能吹走的劉旋,正想要開口說什麼,結果話還沒有說出口,站在他身後的王光就預料到了他想說什麼,所以趕在他開口之前道:“當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了。”
王光上前一步給劉旋行禮道,“在下王光見過將軍。”
從滎陽出發之前張良就拉著劉旋跟她大概說了一遍英布身邊都有些什麼人,所以一聽到王光的名字,她就知道他是英布的謀士了。
劉旋給王光回了一禮,然後就聽到他繼續道,“我們大王早就聽聞將軍的英雄事跡了,曾跟我們感嘆將軍不愧是漢王的女兒,今日一見,將軍的鳳儀果然令人心折。”
劉旋也不傻,當然知道英布剛剛問那三個問題的原因並不像王光所說的這樣,但是她也無意追究到底,畢竟她帶兵來淮南是來支援英布,不是來跟英布吵架的。
所以聽到王光這麼說之後,她就順著他的話跟他寒暄了兩句,然後就在他們的安排下先去休整了。
……
作為漢使,隨何得知劉旋帶兵前來淮南自然得前來拜見了,在此之前從未見過劉旋的他在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也覺得有些意外,不過他和英布不一樣的是並沒有因為劉旋長了一副牲畜無害的模樣就真的把她當做是一個普通的十五歲小姑娘對待。
說句難聽一點的話,隨何即便不相信劉旋的能力,還能不相信劉邦的能力嗎?
隨何知道劉邦如果不在意英布這個盟友,大可不必派兵前來支援,既然如此,那麼就說明劉邦決定派劉旋帶兵前來支援是因為相信她有這樣的能力。
所以心裡面是這麼想的隨何在感到意外過後,便恭恭敬敬地給劉旋行禮:“在下隨何見過將軍。”
劉旋給隨何回了一禮後道:“辛苦先生了,在臨出發之前我爹命我見到先生後代他向你問好,還說九江王當日那麼快決定和我們合作,先生居功至偉。”
劉旋之前成功說服章邯多少還是靠了一點外掛的,然而隨何不一樣,他真的是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了英布背楚投漢。
所以即便隨何只是個文弱書生,但是劉旋仍然覺得他還是挺牛的。
在這個講究士為知己者死的時代,隨何因為劉旋的一句話而紅了眼眶:“有勞大王的掛念,沒能幫九江王守住九江郡,何實在是愧對大王的誇贊和昔日的囑咐。”
“先生不必妄自菲薄。”劉旋說,“之後我要仰仗先生的地方還有很多,還望先生不吝指教。”
說罷,劉旋給隨何行了一禮,後者連忙伸手扶起了劉旋:“將軍這是折煞我了,若是將軍不嫌棄的話,何自然願意為將軍盡綿薄之力。”
“我高興都來不及,又怎麼會嫌棄?”劉旋這話完全是出自真心的,因為不管怎麼說隨何都已經在淮南待了好長一段時間,對這裡的地形和情勢肯定比他們這些初來乍到的要清楚得多。
有他在,他們不至於對九江郡一無所知。
至於英布?
經過剛剛的見面,劉旋可不敢指望他了。
也是巧了,英布在和劉旋見過一面之後,他也覺得自己不敢指望她真的能幫得到他什麼,因為她一看就是個乳臭未幹的黃毛丫頭,指望她的話他還不如幹脆自己破釜沉舟地拼一把。
王光的想法卻和英布相反:“大王,你忘了當日是誰從項王的眼皮底下將劉老太公他們平安救出來,又是誰在滎陽截斷了楚軍的後路了?”
“雖然我們至今都不知道劉將軍是如何說服雍王背叛項王跟漢王合作的,但是雍王並非是酒囊飯袋之輩,他既然能夠被劉將軍給說服,足以可見她並非是什麼繡花枕頭。”
“更重要的是大王你也知道漢王那兒的騎兵不多,但是除了兩千名步兵之外,漢王還願意讓劉將軍帶著兩千餘的騎兵來我們這兒,這說明瞭什麼?”
“這說明瞭劉將軍雖然只是女流之輩,但是定然有她的過人之處。”
“所以以我之見,大王你應該放下對劉將軍的偏見。”
王光的想法和隨何差不多,就算他不瞭解劉旋,不知道她有沒有本事,難道劉邦還能不瞭解,不知道嗎?
這也是王光剛剛為什麼當著外人的面就搶了自家大王說話機會的原因,他可不想剛一見面,他們大王就憑實嘴)力巴)把劉旋給得罪了。
英布雖然魯莽,但也並不是那種完全聽不進去勸的人,尤其是王光還是自己的軍師,他更加不可能把他的話當耳旁風了:“明之你的意思是劉旋那個黃毛丫頭有可能是真人不露相?”
“……”王光突然有點慶幸自己當時搶了他說話的機會了,“大王,劉將軍是我們的友軍不是敵軍。”
一口一個黃毛丫頭地喊人家,這話要是傳出去的話,是當事人聽了會高興還是當事人麾下計程車兵聽了會高興?
“我又不傻。”英布聽出了王光的弦外之音,他解釋道,“我就是在私底下跟你說才這樣喊她。”
他還能傻到當面直接喊人一聲“黃毛丫頭”不成?
那可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