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藥是最容易造的。
怎麼辦到的?
那當然是劉旋以利誘之了。
都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1,這句話放在這個時候也十分適用。
至於為什麼同樣是以利誘之,劉旋能夠誘得到章邯,而酈食其卻誘不到?
原因很簡單,因為酈食其是拿屬於章邯現在以及日後的利益去誘惑他,而劉旋則是拿廢丘百姓現在以及日後的利益去誘惑他。
劉旋在抵達廢丘之前從未和章邯接觸過,對於他的瞭解也是十分片面的,或者說都是以敵人的身份在瞭解他,但是當她抵達廢丘,從攤主和那些小豆丁對待他們漢使的態度以及對待章邯以及雍軍的態度中,劉旋卻瞭解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章邯。
感情向來都是雙向奔赴的,劉旋覺得如果章邯平日裡不是愛民如子的話,廢丘的百姓又怎麼會那麼支援和信服他?
既然如此,那麼劉旋當然知道應該往哪方面下手了,而事實證明章邯確實是把廢丘的百姓都裝進自己的心底裡了,要不然也不會在劉旋給他送上了一份大禮——足足兩萬斤高産的水稻種子——後就心動神移了。
劉旋之前在滎陽拿著圖紙讓人做出了三腳耬車之後就又點亮了一棵智慧樹,得到了三萬斤出頭的高産水稻種子,礙於當時她馬上就要前往滎陽以南駐守,再加上當時還沒有開始種植水稻,所以劉旋就先把它繼續放在系統裡了。
直到他們在滎陽以南打了勝仗,還俘虜了三千多名的楚兵,為了消磨他們的精力,劉旋和灌嬰商量好後直接讓他們下地種田,至於種什麼?
那當然是水稻了。
劉旋當時照葫蘆畫瓢,又讓白龍馬當了一回功臣,為他們“尋”來了一萬斤的水稻種子,只等他們整地後就可以開始育秧、插秧了。
這也是劉旋為什麼明明得了三萬斤的水稻種子,結果到了廢丘卻只能夠拿出兩萬斤的原因。
事實上如果她當日被劉邦調回滎陽的時候,不是第一時間被劉邦請去一塊商討如何拿下廢丘的話,那麼抵達廢丘後她就算想給章邯送上一份大禮,只怕也不可能送出兩萬斤的高産水稻種子了。
因為當時劉旋是想著回到滎陽之後就把那兩萬斤的水稻種子取出來的。
當然了,劉旋拿出的兩萬斤的水稻種子不足以完全打動章邯,真正打動他的是劉旋對他許諾只要他願意反楚投漢的話,那麼她保證從今往後一定會讓廢丘的百姓,他手下的守軍以及親眷,乃至其餘的秦人都吃上飽飯。
章邯問:“你確定你能夠說到做到?”
劉旋說:“當然。”
如果沒有系統在手的話,劉旋還真的不敢輕易許下這樣的承諾,因為時下的糧食畝産量並不高,主要原因也包括了許多,然而除去劉旋無法控制和改變的諸如自然災害、農業機械等等原因之外,其他的原因,比如工具簡陋,缺乏化肥農藥,依賴人力畜力以及糧食種子不佳等等,這些原因劉旋都能夠想辦法解決。
更別提劉旋手裡還有紅薯、土豆和玉米這三個畝産量都在水稻之上的王牌沒有拿出來呢,嗯,主要是劉旋還沒有點亮這三種糧食種子對應的那三棵智慧樹。
但是即便如此,劉旋依然敢對章邯做出這樣的保證。
章邯當時並沒有直接給劉旋答複,而是讓人將那兩萬斤的水稻種子給拉回去,按照個人耕種土地的面積將這兩萬斤的水稻種子都給軍中計程車兵以及廢丘的百姓給分了下去。
當看到軍中計程車兵們也好,廢丘的百姓們也罷,分到如此優質的水稻種子後個個都喜氣洋洋的模樣,章邯心中就有了決斷了。
他已經對不起那被坑殺的二十萬秦兵以及他們的親眷,現在不能再對不起他部下計程車兵和廢丘的百姓了。
章邯如果決意死守廢丘的話,那麼守到最後或許真的可以幫項羽贏得足夠的時間,增大他爭奪天下的機率。
但是章邯很清楚,他真的要這麼做的話,那麼他部下計程車兵和廢丘的百姓都會有所犧牲,到時候即便最後真的讓項羽成功奪下了這個天下的話那又如何了?
是犧牲計程車兵和百姓能夠複活?還是存活下來計程車兵和百姓能夠跟項羽分享這勝利的果實?
章邯很清楚,這兩種可能都不會發生,前者且不說,至於後者?
項羽連自己麾下的將領立了功都捨不得將該賞的獎勵和職位賞下去,他又怎麼可能願意讓雍軍和廢丘的百姓跟他一塊分享勝利的果實?
想清楚這點後,章邯終於下定決心答應和劉邦合作了。
只是有一件事章邯實在是很好奇,事後他問劉旋:“那兩萬斤的水稻種子你們到底是用什麼辦法在不驚動人的情況下運進廢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