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糕點又大又噎,女郎感覺自己吃不下那麼多,於是將它對半掰開,自己用掉一半,剩下那一半被她一點一點分著喂到了梁易嘴裡。
這於梁易來說,是很幸福的時刻。
那糕點平日女郎都不愛吃,現下卻吃了半個,梁易就知道她餓了。
好在沒過多久,他們就幸運地遇到了一個路邊的小餐館。
從外邊看著只是普通的農家院落,角落裡卻栓了好幾匹馬。
要知道哪怕是最普通的一匹馬也得幾十兩銀子,普通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兩人停好馬車,朝裡一看發現,屋子裡密密麻麻放著幾張桌案,有人在上菜,
桓靈小聲對梁易道:“大夏承前朝之制,一應交易,皆應在城中坊市內規定的場所。似乎是不許在這些地方開飯館的。”
梁易:“民不舉,官不究。店主賺錢,過路人,得了方便。”
這個地方賣且僅賣一種食物,就是湯餅。店主是一對中年夫妻,一個人煮湯餅,另一個人忙著上菜收碗擦桌子,分工合作,協調有序。
店主見梁易身形高大,體格強健,看起來能一拳將他打倒,不免有些怵。
隨後,看見男人身後跟著一位天仙似的女郎,店主鬆了口氣,請他們到裡邊避風處坐。
四碗湯餅,只要三十六文。就在等待湯餅的時候,一個小女孩提著兩條魚進來,怯怯地叫女店主:“嬸嬸,今日還要換魚嗎?”
女店主擺擺手:“不換,我們普通人家,這個月已經在你這換過一次魚了,不換了不換了。天天吃魚,這麼大手大腳,日子還過不過了?你去問問別人家吧。”
小女孩約莫十一二歲的模樣,穿著粗麻布做的衣裳,補丁摞著補丁,衣裳下擺濺了許多泥點子,頭發也用一塊粗布包著,小臉被風吹得皸裂。
小女孩挨個桌子問,可這店裡都是行路之人,誰也不需要兩條鮮魚,無一例外地被拒絕了。
這麼小的孩子就要出來討生活,桓靈不免被激起了憐憫之心。
可還沒待她做什麼,女店主不耐地提了一個小袋子出來,交給女孩:“就這些,沒多的了。一直下雪,我的生意也不好做。”
小女孩開啟袋子一看,是一小袋糙米、忙跟女店主道謝。
“快回去吧,大冬天的別再去抓魚了,小心跌進水裡。”
小女孩提著袋子要走,桓靈叫住她,給她一些碎銀子。
梁易在一旁沉默地看著,這麼多年,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容易可憐別人。
可女孩堅決不要:“多謝,但我只要自己換來的食物。”說罷她就提著那袋米跑開了。
一旁擦桌子的女店主對她道:“那丫頭啊,倔得很。貴人您不必在意。”
桓靈好奇:“她家裡人呢?為何是她出來換東西?”
“她阿孃死了,阿耶癱在床上。家裡還有一個瞎了眼睛的祖母,一個妹妹。她不來誰來呢?”女店主嘆道,“偏她還是個倔的。”
桓靈自言自語:“這樣會很辛苦。”
女店主給他們送來了湯餅,又去忙著別的事去了。
桓靈其實並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她生在鐘鳴鼎食的大族,自小見的是各色的富貴繁華。
她今日隨意插戴的一個簪子至少都要幾十兩銀子,抵得上幾千碗湯餅。她覺得根本不能入口的糙米,是別人渴求盼望的餬口糧食。
桓靈知道人與人之間有貧富之別,但這差距是不是太大了些。
梁易的三碗湯餅飛速用完,女郎那碗裡卻還沒怎麼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