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窈雙頰倏地酡紅,把腦袋埋在李繕懷裡。
新竹和木蘭識相地留在原地。
…
天下大定,四海臣服,禮部用了一個多月籌備,定下五月的吉日迎李望登基。
這一日,天才擦亮,鐘常侍扯著嗓子:“開宮門!”
宮門緩緩開啟,朝陽落下,李望著袞服逐步登到祭臺,插香祭天登基,定國號周,年號建通,追封父親為聖.祖先太上皇帝,冊封發妻錢氏為皇後,其子李繕為儲君太子,謝氏為太子妃。
而後,朝廷改革逐步鋪進,取前朝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組成三省,調整三省下轄職權功能,設六部九寺,沿襲九個官職品級。
新朝初立,逐一封賞,辛植封鎮遠侯,世襲罔替,領皇宮禁軍統領,範佔先封太保,身兼丞相、戶部尚書數職,其餘在戰場上拼殺出來的將領幕僚,紛紛封侯拜官。
李繕的人狂攬新朝一半的權力,權勢赫赫,風頭無兩,難免引起李望心腹的不滿,暫不贅述。
封後大典之後,是皇太子與太子妃冊封大典,這三個月,李家人都沒多少閑的時候,眨眼間,就要到靈奴的周歲宴。
經過窈窈和李繕的幾番磋商,靈奴大名單字霽,取自《高唐賦》“遇天雨之新霽兮,觀百穀之俱集”之“霽”。
後來,李繕聽說《高唐賦》作者宋玉,乃傳世有名的俊美男子,隱隱懷疑窈窈是不是更喜清俊書生,而非他這種。
李繕自認自己是恩怨分明之人,無憑無據的,別平白懷疑了窈窈。
只是往後,若他所轄的官場,出現生得清秀俊美的文臣,他一概心生莫名不爽。
當下大典完畢,李繕和窈窈回了東宮,這也是早早修葺好的,周朝東宮不在宮內,只是在洛陽宮城往東,出入不走宮門,相對自由。
窈窈坐下,新竹和木蘭趕緊上前,替她摘下厚重的發冠,擦面洗臉,又遞茶。
李繕自己換下紅色袍服,洗過手,就抱著靈奴,逗弄:“今日可會說話了?”
鄭嬤嬤笑說:“會了,太孫殿下前頭突然蹦出個‘娘’,實實在在的叫人驚喜!”
李繕:“來,叫聲爹。”
靈奴眼眸一轉,嘴巴咂摸一下,吐了個圓圓的泡泡。
李繕給他擦:“髒死了。”
靈奴“呸”的一下,將口水吐到李繕臉上,李繕早已習慣了,抹了把臉:“李靈奴!又吐我口水,豈有此理!”
靈奴扭動著身體,咿咿呀呀地想朝窈窈這邊來,李繕偏不讓。
窈窈換好衣裳,看李繕和一個未滿一歲的小孩爭鋒相對,又無奈又好笑:“夫君,快來吃飯吧。”
過了巳時了,宮女擺上了午飯,一碟碧菜梗,一盅羊肉燉蘑菇,一碟小雞炒脆筍,一道蜜漬桂花。
為了早晨卯時的典禮,他倆都是空著肚子的,食物的香氣勾出人的饞蟲,那道小雞炒脆筍,用到了“炒”,是王煥用鐵鍋改良的,更是鮮香十足。
窈窈才說完,李繕肚子發出“咕”的一聲,靈奴睜大眼睛,“咯咯”笑起來,還用腿兒去踹李繕的肚子。
窈窈也掩唇笑了。
鄭嬤嬤把小孩兒抱下去,李繕摸摸鼻尖:“我看這靈奴不好用‘靈’字,越絰ing交靈,成精了快。”
窈窈嚥下口中米飯,問:“夫君覺得叫什麼好?”
李繕給窈窈夾了一筷子雞肉脆筍,他仔細想了想,道:“村生。”
窈窈:“……”
李繕自我欣賞起來了:“李村生,剛好村裡生的,這名字不錯!”
窈窈低頭吃東西,她還是希望李繕吃完這一頓,忘掉他這靈機一動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