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凱峰:“那他當晚應當在哪裡?”
這下恍然大悟,當時的重心幾乎放在了是誰做出了這一舉動導致了自己的刻板印象,要是跳脫出來的話。
屈向陽:“他不會殺人。”
石凱峰爽朗的笑過,說屈向陽能抓細節。
和自己之前的猜想一樣,沒有目的、沒有動機沒有想在對方身上索取,就被拉進了泥潭成為了替罪羊。
“但是不會殺人……”
就像是一場為錢、情、仇的偽裝兇殺案現場,但上述全都不是案件的本身,而是本來就有人要害他拉他下水。
“經偵最近的事情我知道了,你要證實你的猜測也要放鬆自己的精神。”
話落至此,石凱峰結束通話了電話,屈向陽腦袋放空一句謝謝都沒說出口,從這一刻自己就像是一株在風吹雨打地小苗,天空被一筆水墨揮灑成陰,大樓被慢慢籠罩,留給屈向陽的時間像是在茍延殘喘的向陽花,明明一心向陽,但耐受不住陽光的火熱。
楊德睿的死對於喻裘書而言是斬斷了根底,但是喻裘書萬萬想不到的這本是本末倒置,他除錯了根,而這個枝葉卻會更加的枝繁葉茂。
昨天的審訊沒有問到關鍵的人,就是譚世文。
但那支錄音筆裡的內容都做了電子本,裡面的對話都一一記錄了下來,在裡面尋早譚世文的場景屈向陽一條一條的對比。
2018年5月6日,散談的時候說到了譚世文還有一個兒子,現在是n大教授了。
“譚卓?”
下一秒這種猜測被證實,就是譚卓。
「聽說,王哥你還給他了一筆錢呢。」
「哈哈哈哈,小錢不足掛齒。」
那筆錢?哪筆錢?
卷宗裡沒有提到王盛嘴裡的那筆錢。
「你不是把那小孩剛接回來嗎?」
「是是是,您給我的那筆我都用上了。」
隨後被一陣敲門聲打斷了對話。
兩筆是同一筆?多少?在哪?
瘋狂的在楊德睿身前的賬單上尋找,2018年3月12日楊德睿的銀行卡裡確實多了一筆錢,23.4
是不小的一筆,王盛是怎麼會將這筆錢給喻裘書,喻裘書又怎麼會給楊德睿?像是一個皮球一樣踢來踢去。
手機裡傳來震動訊息,是譚卓發來的。
開啟:
譚教授:向陽我們好久沒有見面了,今天下午出來見見吧?
屈向陽:可以!
這次是簡訊?有可能接近期末難得抽出時間來發的訊息吧。
也許自己的下一步真的要往譚教授身上深查了吧,一直以為他是個平平無奇出現在自己世界裡的人。
不,冥冥之中都是算好的。
那時候不相信緣分,經歷過這麼多次,他再次的把心給放了下來。
如果說帶著目的性去和對方交好的話,雙方都得不償失,但是屈向陽最怕的就是這一點,他不願意麵對著譚卓有著目的性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