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資訊傳播渠道並不發達,但提起國內最大的連環殺人案,還是有很多老百姓都知道,這起案子的創造者,就是臭名昭著的龍治民。
龍治民將這個殺人最多的記錄保持了十三年,一直到1998年彭妙計的案子橫空出世,才將這個記錄輕鬆打破,而後來又出現的楊新海,更是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超越。
這三個惡魔絕對有的一拼,一樣的心狠手辣,一樣的窮,一樣的其貌不揚,又醜又矬。
三個人的這幾個共同特徵,成了新中國連環殺人案中的一大亮點,而且尤其以龍治民最為突出。
龍治民在三個人裡是最矮的,也是年齡最大的,同時還是最窮的一個,不過人家的名字卻是聽起來最牛逼的一個。
本來就是龍姓,還敢用治民兩個字當名字,給人的感覺就像帝王一樣,但是這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連一件有利於人民的好事都沒做過。
龍治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重新定義了這個名字的含義,治民,治民,致人民於死地,一共整死了48個普通民眾,成為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連環殺人案。
龍治民的這一輩子,將尖懶饞滑這四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投機取巧、油嘴滑舌、奇懶無比、混吃等死……,但凡你能想到的壞毛病,這個人幾乎是佔遍了。
這些壞毛病如果放在一個富家公子哥身上,頂多算是嬌生慣養,但關鍵問題是龍治民家太窮了,窮到吃飯都成了問題,所以走向犯罪的最終結局,幾乎是早就已經確定了。
龍治民出生於1941年,戶口所在地為陝西省商洛市商縣仁治公社龍砭子大隊,家裡一共兄妹兩人,他排行老大,還有一個妹妹比他小三歲。
按理說在那個年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五六個孩子,有的甚至更多。
但是龍治民的老媽在他六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也正因為如此,龍治民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丁,千頃地一根苗,得到了老爸幾乎變態一般的嬌慣,那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老爹把龍治民視為掌上明珠,每天走到哪帶到哪,哪怕是下地幹活,都得用一個籮筐把他背在身後,生怕有一丁點閃失。
俗話說抱孫不抱子,母慈父必嚴,一個大老爺們整天抱著個孩子,讓人笑話不說,關鍵是容易給孩子養成一種惰性,逐漸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
龍治民從小就長的又瘦又矮,成年後的身高才一米四九,但是他父母和妹妹的身高都屬於正常範圍,之所以會這樣,估計也和小時候不走路有關,四肢得不到運動,可能都快退化了。
因為個子小,而且還是個爹寶男,所以龍治民一直到十二歲才上學,同班同學都比他小好幾歲,所以根本就沒人願意跟他玩,就連老師都看不上他,人緣混的相當次,每天只能自娛自樂,獨來獨往。
出去玩怕捱揍,去幹活怕挨累,最後龍治民找到一個打發時間的好辦法,那就是自己貓在家裡看書,既能得到老爹的表揚,又可以輕輕鬆鬆的混日子。
不過龍之夢讀書還是挺用功的,那個年代家家戶戶條件都不好,家裡捨不得點油燈,他就藉著月光看書,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小子要靠知識改變命運呢。
如果這樣的孩子放到現在,估計家長都得樂的大鼻涕冒泡,但是在那個年代,老百姓普遍認為讀書沒啥用,能幹活將來才能成為家裡的頂樑柱,況且龍治民看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發時間,結果自然沒啥卵用,小學一畢業就回家務農了。
到了1974年,龍治民的老家因為要修南秦水庫,所以全村都搬到了商縣楊峪河鄉王墹村,此時他已經33歲了。
但是龍治民依然是單身狗一個,因為這樣一個又醜又挫又窮又懶的男人,根本就沒有女人能看上他,甚至連給他當媒人介紹物件的都沒有。
不過現在換了一個新環境,龍治民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因為這地方的人不知道他的底細,老子雖然沒錢,但是可以靠才華取勝,當年天天藉著月光看書,那可不是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