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1985年三月份,楊新海的高中生涯來到了高二下學期,可是已經開學兩週了,他本學期的學費還沒有交呢。
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以及同學的異樣眼光中,小海只能趁著週末回了一趟家,磨磨蹭蹭的吃過晚飯之後,這才硬著頭皮和老爹開了口。
老楊捲菸的手再次哆嗦了起來,一直到煙屁燒手,老楊這才下定決心,咬著牙從床頭的櫃子裡翻出了一個小布包。
這個小布包被包的一層又一層,每開啟一層,楊新海的心都會抽搐一下,一直到最後一層開啟,一小沓破舊不堪的紙幣才出現在小海面前。
老楊小心翼翼的拿起錢,仔仔細細的數了一遍,這才遞給了楊新海:“小海啊,這是最後的三十塊錢了,我過年的時候連肉都沒捨得買,本來是準備開春種地的時候買化肥的,既然你著急交學費,那你就先拿去用吧,這幾天我再想想辦法,回頭再給你送點吃的過去!”
楊新海強忍著淚水,把錢接了過來,這一刻他彷彿是如鯁在喉,心裡有許多話,卻一句都說不出來。
爸爸,我想對你說,
話到嘴邊又咽下!
爸爸,我想對你笑,
眼裡卻點點淚花!
哦爸爸,
夕陽下的爸爸,
你的腰身變的不再挺拔。
哦爸爸,
夕陽下的爸爸,
你的眼睛早已失去了光華!
……
楊新海攥著家裡僅剩的三十元錢,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家門,當他路過村西頭那座小石橋時,又停下了腳步,再次望向了家的方向。
熟悉的小山村被夕陽鍍上了一層血色,彷彿被淹沒在血海之中,遠處那三間茅草房也變的越來越模糊。
這一抹血色,讓楊新海感到一絲莫名的舒服,此時他怎麼也想不到,當自己下一次再回到這個家的時候,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少年。
回學校的這條路,楊新海已經走了無數次,但這一次他走的很慢很慢,每邁出一步,心都會跟著疼一下,五公里的路程,他足足走了兩個小時。
這一路上,點點滴滴的往事不斷湧上小海的心頭,自己被欺負的往事、父親喝農藥的經歷、哥哥蓋房子的曲折、寄人籬下的屈辱、老師和同學的異樣眼神……
這一切的一切,讓還未成年的楊新海越想越迷茫,越想越覺得前路一片黑暗。
自己的出身已經決定了自己的將來,就算是考上大學又能怎樣?家裡的條件擺在那了,已經拿不出錢再供自己繼續讀書了。
如果考不上大學,高中畢業又有什麼用?回到家像老爹一樣土裡刨食,這輩子也再無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