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仙胡言胡語的段數怕是天下無人可及,白辰的些許感懷頓時一掃而空,只能皮笑肉不笑地瞧著他,“您老人家安慰道侶的方式真是獨樹一幟。”
李無名欣然一笑,“沒辦法,我書讀得多。”
寫書者的生平逸聞也就止於此,白辰的視線重新回到書上,不想此書的精華竟是在解讀現世的後半部分。
月星石將人族的男女關系分作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遠古時期所有人都是妖獸獵物,為了保證種族延續人只能盡可能多地繁育後代。所以這一時期,男人開始對外作戰,能夠生育的女人作為珍貴資源受到部落中所有戰士的保護,人也如同大部分獸族一般沒有固定伴侶,一切以保證生育為第一位。
第二階段是長安部落及至奚商,這時人族打敗洪荒妖獸消除了外在威脅,不再需要全民皆兵,大量強壯戰士回歸生産,農耕成為重要的糧食來源。這些經過戰場打磨的戰士地位崇高,他們不願意與他人共享伴侶,也不想浪費糧食養別人的孩子,最初的夫妻關系便以共同養育後代為紐帶漸漸形成。之後長安部落分裂,人族經歷漫長的戰亂,掌握武力的男人從部落首領變成王侯將相,女人則是被他們爭搶的戰利品。直到奚商一統天下,女人的權利便跌至谷底,在家從父,外嫁從夫,老來從子,一切依附男人而活。
然而,這一切在第三階段得到了改變。千年之前,魔尊滅修士,妖王屠城池,人族再一次回到了時刻都可能滅族的危機之中。
滅族之際一切規則都被推翻,修士們組成的天道盟不論男女必須上戰場,只要是個人就得修行。體格差異在修士面前顯得微不足道,對天道的悟性也沒有男女之別,原本一直沒機會掌握武力的女人就這樣得到了掌權的機會。
按理說,這樣推翻重來之後男女之分應該隨著奚商的滅亡而消失。事實上戰後的修真界也不怎麼在意男女之防,水月山莊成立女子門派,玄門的第二代掌門也由女子擔任,修士世界強者為尊,不論男女。然而,凡俗的一道政令卻改變了這正在生成的全新世界。
天道盟是由強大修士共同組建,而修行最大的障礙便是各種凡俗瑣事。所以,驅逐妖王大軍之後他們便回到各自山門不問凡俗之事,平民百姓就由奚商末裔所組建的朝廷接管,也就是如今史家所稱的後商。
此朝廷承襲奚商之名,制度自然也就與前朝一致。然而,戰時不論男女老幼必須習武上戰場,如今天下太平是否還要將這制度延續下去呢?
當時朝廷為此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女子應當繼續讀書習武報效國家,也有人認為百廢待興之際各地根本拿不出這麼多人手建學堂武場。就在大臣們爭吵之際,後宮一名嬪妃獻書解了帝王的燃眉之急。
書中說女子本弱,仕途耽誤婚嫁,修行困苦艱辛,君若念我等護國之功,便不該再讓女子外出受苦。不如回歸舊制,以君之威嚴護我等柔弱女子,命夫家重金娶之,以禮待之。君在外建功立業英姿勃發,女在內整頓家宅貌美如花,以便綿延子嗣重築山河。
此計一出,帝王大喜,當即昭告天下。其政令曰:時天下太平,正需休養生息。女子不必習武,不必讀書,十四可嫁,男需以厚禮娉之。若育有子女,夫不可休也。妻為後宅之主,夫不可慢待。若有妾室,打發買賣一應由妻處置,寵妾滅妻者以刑律處之。
這一條政令乍一看倒像是仁政,畢竟後商明文規定,男及弱冠若不科舉必須從軍,與之相比,對女子便沒有強制要求,讀書習武全憑自家興趣,縱使一輩子大字不識,只要嫁個好人家依舊能夠衣食無憂。史書提及此法多是與前朝相比,也是以誇贊為主,認為後商時期夫妻平齊,家中主母的地位絲毫不遜色於男子。
然而,月星石書中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有用之書大多枯燥,習武更是艱辛勞累,人幼時貪玩不知事,若無家中嚴格督促如何肯學?且女十四而嫁,內宅瑣事足以讓人逐漸喪失進學時間。此策的確給了女子選擇的權利,只不過它給的是選擇怠惰的權利。怠惰,人之天性,父母不強求,孩童何以克服?
不讀書,何以科舉?
不習武,何以從軍?
不出家宅,何以經商?
士農軍商,諸多女子僅可農。農者,人微言輕也。此舉受益者貴婦,失利者天下女子。朝堂無女,軍中無女,後宅之女與孤雀何異?終靠夫家賞食而已!
青鋒出烈火,百煉方成鋼。女本不弱,怠惰則弱。天下女弱,貴婦終弱,夫納百妾而含笑不敢言矣。百代之內,女子境遇必歸舊日。昔時戰場紅顏血,終成後宅妻妾笑相迎。悲兮!嘆兮!
經她的解析,後商國君的仁政竟是個千秋萬代的陰謀,意在讓女子自己放棄求學機會,逐漸削弱其在朝堂中的影響力。
這番解釋標新立異卻不乏道理,據白辰所知,人幼時的元陽元陰對修行助益極大,因此大部分修真功法都要求弟子元氣穩固之前不可破身。人的固元年紀多在十八左右,那些十四而嫁的女子便失了踏上修行一道的機會。修真功法深奧,讀書不精者難以看懂,修行一道多艱苦,體格不健壯便難以堅持。難怪修士收徒不問男女成名的女修卻遠比男修少,原是基層出了問題。
百行首說的不錯,這果然是本奇書。然而讓白辰最震驚的卻是月星石在後錄中寫的一行小字——白陌妃一己之私害盡後世女子,當遭萬人唾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