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儀見蘇壹看過來,抿了抿嘴道:“今年家裡辦了白事,過年不宜貼神圖,放……放鞭炮。”
蘇壹聽到沈從儀如此說,這才想起來沈家村的確是有這樣的風俗,辦白事就是辦葬禮,辦紅事就是辦婚禮。
這邊的風俗習慣是,家裡辦過白事的人,三年之內家裡不可以貼神圖,不可以放鞭炮,第一年還不能出去串門溜圈。
蘇壹一拍額頭,“那好吧,咱們今年可以省些力氣。”
轉眼一過,就到了大年三十這天。
晚上,吃過年夜飯,蘇壹就和沈從儀一塊下圍棋。
溫暖的室內,旁邊桌子上擺著紅棗核桃和糖漬梅子,聽著外面的鞭炮聲,蘇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
沈從儀突然開口,“哥哥,為什麼今年收稅的官差不要紙鈔。”
在大虞朝除了銅錢和金銀之前,還有紙鈔。
紙鈔的面額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一千文。
在原身記憶裡,十年前朝廷是禁止用銅錢金銀交易,全部都要紙幣,當時一文就等於一個銅錢。
但是經過這麼多年下來,情況發生了改變,銅錢等繼續作為貨幣流通,大額黃金白銀流通受到官府管制,民間的紙幣越來越多,購買度也越來越低,如今兩文的紙幣才等於一個銅板。
而剛剛沈從儀說,今年收稅的確有官差不收紙鈔的情況。
蘇壹結合原身對於紙鈔的記憶,再結合自己做了這麼久的生意的發現。
於是從現在社會經濟水平,到朝廷大量印發紙幣,再到朝廷的穩定政權對於貨幣的影響,多方面向對沈從儀講述為什麼衙役開始不收紙鈔。
最後蘇壹道:“朝廷不收紙鈔是紙制貨幣貶值的一種典型表現。紙幣需要朝廷的信用作為支撐,同時有一定購買力,像金、銀、銅這三樣東西本身就是有價值的金屬。但是紙幣不同,一旦政權潰散,紙幣就會真正成了一堆廢紙。”
一邊和沈從儀解釋,蘇壹腦子裡一邊想著原身記憶中同紙鈔掛鈎的東西。
“如今北邊正在打仗,朝局動蕩,再加上朝廷不回收損毀的紙鈔。反而一直向外發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世面上的紙鈔越來越多,市面上錢越來越多,而東西總共就這麼點,結果就會造成通貨膨脹,紙鈔購買力下降。正是因為紙鈔購買力下降,所以朝廷才不讓百姓用紙鈔抵扣賦稅。”
沈從儀皺眉,“可是為什麼朝廷一邊不收紙鈔,一邊讓咱們去鋪子買東西的時候必須用紙鈔呢?”
兩個人就這麼一問一答,竟然說了大半個晚上。
過年這幾天家裡安靜的很,一晃就到了正月初十。
這幾天天氣尤其的冷,蘇壹早上推開屋門,就看見院子裡已經下了厚厚的一層雪。
蘇壹轉頭對屋裡大聲的道:“儀哥兒外面下雪了,出來的時候記得穿厚些。”
“好嘞。”
下午虎子幾個小孩來找沈從儀玩,蘇壹直接在堂屋裡燒了火盆讓他們烤火。
銀寶道:“正月十五以後平安城每年都要辦六天燈節,今年下這麼大的雪,不知道影不影響看燈。”
蘇壹,“燈節?”
沈從儀解釋,“每年平安城元宵節都能辦燈節,晚上還有鰲山大燈看。因為晚上太冷,我沒法出門,所以才連累哥哥從沒看過鰲山大燈。”
虎子突然站起來,“什麼!沈哥和蘇哥都沒看過鰲山大燈?這怎麼行,那燈可好看了,今年咱們一塊去看吧。”
幾個小孩嘰嘰喳喳的說話,但是蘇壹此時滿腦子都是。如果自己燈節的時候擺個攤賣燈,是不是能賺些錢。
他會做好幾種燈籠,滾燈、走馬燈、鯉魚燈都會。
他之前為了做影片,可是特意找專業人士學習過如何做燈,還為傳統賞燈文化做過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