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笑著道:“我還就是信你的手藝,今天我可是和親戚一塊來的,讓他也見識見識。”
蘇壹笑了,“好嘞,請您稍等。”
看著蘇壹忙碌的背影,李夫子對面頭發同樣花白的老人道:“這就是你之前和我說的那個小友?”
李夫子笑了,“怎麼樣?不俗吧,蘇小友完全能稱上句學者,朝代歷史,人物傳記,就沒他不知道的。”
李簡正看著蘇壹忙碌的身影,“看上去像是個讀過書的。”
李夫子看著自己這位遠房堂哥,“豈止啊,雖然蘇小友不說,但我覺得他讀過的是肯定少不了。”
蘇壹把東西端來,正準備走。
李夫子一下就叫住了蘇壹,“來來來,咱們說會話,這位是我堂哥。”
蘇壹一頭霧水的被人拉著說話,索性今天不忙,他轉頭朝郭元和馬於擺擺手,讓他們先忙著。
蘇壹朝這位陌生的老人家打招呼,“李老先生好。”
李夫子拉著蘇壹說,“咱們上次說到劉邦年老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了。我記得你說劉邦不是選擇劉盈,而是變相選擇了呂後,我回去思來想去,又翻了很多史料,越想越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
蘇壹點頭,“劉邦四十多歲才生下劉盈,除去大兒子劉肥,沒有一個比劉盈年紀長的,而且……”
李簡正一邊吃東西,一邊看著和自己堂弟一塊談論史料的小孩,良久後突然開口道:“這位小友對漢武帝削藩怎麼看?”
李夫子聽見李簡正這句話,像一隻突然被人扼住脖子的雞,一下就靜聲了。
蘇壹先是微微一愣,緊接著就開口道:“漢武帝這個做法相當正確,當時削藩的原因是諸侯王勢力膨脹,嚴重威脅到了中央集權的統治。
藩王勢力太大,容易産生威脅,漢景帝的事情爆發的七國之亂就是典型的例子。漢武帝採取推恩令的方法的確有效削弱了其他藩王的勢力。”
蘇壹自認為說的很籠統,而且這些話只要在現代社會學過高中歷史的學生基本都能說出這些來。
但是蘇壹這一番話卻在這兩位老人家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李簡正喃喃細語,“中央集權……中央集權……”
蘇壹還以為他們兩個覺得自己說的有問題,補充道:“削藩本就是為了穩固皇權。削成了,朝廷就會變成真正由中央控制的盛世強國,削不成,那就得承受藩王的反噬。”
李簡正低頭輕聲道:“所以削藩是對的?”
李夫子目光擔憂的看向堂哥,他知道堂哥在想什麼。
堂哥在朝堂上做了半輩子高官,一心為國為民,可新帝登基剛滿一年朝廷就要下令削藩,削藩之手段強硬且不計後果。
堂哥認為皇帝的行為並不妥當,多次上諫無果後,堂哥憤怒之下辭官歸鄉,如今只留下兩個侄子還在朝中。
朝廷下令削藩之後,沒多久北邊的燕北王便起了兵,聽說現在又連帶著幾個也跟著反了。
蘇壹見沒人說話,攤手繼續道,“漢武帝削藩是有詳細謀略的。首先經歷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後,諸侯王勢力本來就被朝廷打壓的無力反抗。
在削藩的過程中,朝廷一方面提高諸侯王的物質待遇,給足面子,降低諸侯王抵觸心理,另一方面實行的推恩令從內部瓦解各個諸侯王的勢力。
整件事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來執行,完全是漢武帝的天生的政治怪物,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李簡正閉上眼睛,長嘆一口氣。
“是啊,這才是真正的陽謀,若有勇無謀,就是愚蠢。”
蘇壹看著這位老先生,總感覺對方話裡有話。
李夫子看向蘇壹,“小友可知如今有藩王嗎?”
蘇壹傻了,“藩……藩王?”
都什麼年代了,竟然還有封建皇朝設立藩王的,腦子有坑吧,這不是埋雷嗎?
突然,蘇壹想到自己來這是時間第一天的時候,聽人說北邊好像有什麼王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