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的。
魚若隱覺得莊淮舒說出了她的心聲,她剛剛大概……大概就是這樣想的。
她一邊在心中偷偷替自己找著藉口,一邊豎起耳朵等著聽明陝村的事。
江懷寧既然決定坦誠相告也沒有繼續拖拉,一句話就明瞭重點:“明陝村是四千多年前那場亂世的禍因。”
四千多年前明陝村還不是個荒村,村子裡有三百戶人家也不算個小村落了,村子裡有個姑娘叫鄒若蓮,她爹孃在她幼年就去世了,她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鄒姑娘看著沒有了親人,事實上村子裡每個人都是她的親人。鄒姑娘長大十六歲,出落得亭亭玉立,一次上山採藥遇見了山中的妖怪,山妖對鄒姑娘一見鐘情,妖怪大都美麗擅長騙人,鄒姑娘很快就愛上了山妖。
沒想到那山妖記性極差,第二年就將鄒姑娘忘了個幹淨。
故事沒有到這裡結束,命運還是眷顧她們的,鄒姑娘再次見到了山妖,哪怕山妖已經不認識她了,還是願意相信她的話,鄒姑娘帶著山妖去了許多她們去過的地方,一點點幫著山妖找回了記憶,並且再也不會遺忘。
只是妖怪壽命長 ,活人壽命短,她們仍舊不能長相廝守。
隨著鄒姑娘年歲見長,臉上開始出現細小的皺紋,山妖終於慌了神。
她捨不得鄒姑娘如花容顏老去,更捨不得鄒姑娘死去。
山妖帶著鄒姑娘離開了明陝村,把自己的妖身分給了鄒姑娘,鄒姑娘從此不會再衰老,也不會再生病。
二十年匆匆而過,鄒姑娘畢竟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她忍不住擔憂村子裡的伯孃叔嬸身體可還安好,那些人都有照顧她長大,尤其是村長,她託著山妖打聽明陝村的情況,山妖帶回來了村長伯伯的死訊,鄒姑娘便央求著山妖帶她回去祭拜村長。
山妖答應了下來,不過她有事必須離開,只好將帶鄒姑娘回村的事交託給了好友。
好友的確守信帶著鄒姑娘回了村,可她忘記了帶姑娘離開明陝村。
起初是不要緊的,可時間長了,村子裡的人逐漸發現鄒姑娘的容顏還是二十年前離開時的模樣,鄒姑娘無論受什麼傷都會很快痊癒,鄒姑娘更是從來不生病,村子裡漸漸傳出一個說法:“回來的鄒姑娘是妖。”
村子裡都是普通人又怎能不害怕,他們請了道士回來捉妖。
那道士說鄒姑娘軀殼已經被妖物侵佔,要用火燒了鄒姑娘一切才能結束。
他們害怕極了,當晚就綁了鄒姑娘,村裡也有人奇怪妖怎麼會這樣弱,可那樣的聲音太少了,替鄒姑娘說話的人也太少了,鄒姑娘還是被送上了火堆,道士特意挑了命格硬的村民點火,沒想到那人怕被妖怪報複,遲遲不敢點火提出要分食了鄒姑娘,這樣就不算他一個人殺的。
道士一想既是妖怪,那血肉也是好東西,想著能增添點修為也就同意了。
鄒姑娘最後被煮成了一缸肉湯被明陝村的人分食,除了孩子每個人都分到了那口碎肉湯,她們都是兇手,自然會引來山妖的報複,明陝村當時四百二十一口人全都死在了山妖手中,只是殺光了他們,鄒姑娘也回不來了。
最令人意外的是那道士居然有幾分手段,早早將鄒姑娘魂封在了體內,魂魄跟著肉末四散,連完整的一魄都找不到了。
山妖就此和那位好友決裂,踏上了為鄒姑娘聚魂的路。
她聯合了不少邪術士,用著極其殘忍的術法剝奪別人的魂魄和生命尋找鄒姑娘殘魂的蹤跡,用別人的魂來補鄒姑娘的魂,雖然她最後沒有成功,但她那場亂世死了數十萬人,冥府和陽界大亂,陰陽術士更是不少斷了傳承。
這也是夏魚質疑邢若鳶她們求救訊號真假的原因。
明陝村早就是個荒村了。
—
莊淮舒身體往前傾斜,對這段故事提出了質疑:“江老闆,那隻妖真的是山妖嗎?”
她們大都聽過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沒有山妖,沒有鄒姑娘,只有一個壞事做盡的惡道。
魚若隱也聽過惡道這個版本。
當時還是閻息紅告訴她,夏魚和江懷寧補充的。
仔細想想那時候江懷寧說惡道不擇手段聚魂是罪不可恕時,夏魚的反應很奇怪,她沒有表露出對惡道的厭煩,而是對江懷寧的話感到憤怒。
真的是山妖嗎?
魚若隱有了同樣的疑惑,她轉過頭去看江懷寧,想要判定江懷寧的話是真是假,並不是很難的事。
江懷寧額心有些虛汗,表情還算正常,沒有吐血的前兆。
看起來她確實是說了謊,不過應該只有一點點細微的地方摻了假。
難道真是莊淮舒猜的那樣,山妖的身份不對?
哪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