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忙忙碌碌,轉眼到月中旬。
十五號這天,市委大禮堂的燈光比往常更加明亮。
顧杳站在後臺陰影處,透過帷幕縫隙望向座無虛席的觀眾席。
本市五家權威媒體的攝像機已經架好,記者們除錯裝置的細微聲響在安靜的大廳裡格外清晰。
這是近五年來規模最大的體制內賽事——“AI走進體制”主題演講,全市機關單位所有在編人員均可報名參賽。
顧杳深吸一口氣,感覺心臟在胸腔裡瘋狂跳動。
提前演練過無數遍,本不該如此緊張。
但今天不同,評委席上坐著的那位,讓她手心微微出汗。
“下一位參賽者,市政辦公室綜合二科顧杳同志。”主持人的聲音透過音響傳遍整個禮堂。
顧杳整理了一下深藍色襯衣領口,將演講稿最後掃一遍,然後摺好放進口袋。
她不需要稿子,這些文字早已爛熟於心。
禮堂的燈光有些刺眼。
顧杳站定在演講臺後,目光掠過臺下黑壓壓的人群,最後落在評委席上。
四位評委都是重量級人物:市委*校副校長李明華,市科技局局長張衛國,省行政學院教授陳志遠,以及最中間那位——邛海市S長周政良。
男人今天穿著白色襯衫,沒有打領帶,釦子繫到最頂端,顯得比平日裡更為嚴肅正式。
他正低頭翻看參賽者資料,冷峻的面容下,給人一種隱形壓迫感。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顧杳的聲音在麥克風裡顯得格外清亮,“我是市政辦綜合二科的顧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你會被取代嗎》。”
她停頓了一下,禮堂裡安靜到能聽見空調運轉聲。
“AI是否會取代公務員?”顧杳直接丟擲了這個尖銳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取代,可後來一想,似乎有些困難。”
臺下傳來幾聲輕笑。
顧杳看到周政良抬起頭,目光平靜地落向她。
“AI不會上班摸魚,不懂溜鬚拍馬,更沒錢買茅臺和華子。”顧杳嘴角微微上揚,“試問這種不懂人情世故的職場菜鳥,如何能生存下去?”
這一次,笑聲更大了。
連不苟言笑的周政良唇角也露出似有若無的微弧。
顧杳感到自己的緊張正在消散,取而代之是一種奇妙的自信。
她繼續道:“它一板一眼,油鹽不進,做任何工作,都嚴格按規矩辦事,如此不懂變通,就不怕領導給它穿小鞋嗎?”
臺下爆發出更大的笑聲和掌聲。
顧杳看到評委席上的陳志遠教授正笑著搖頭,而張衛國局長則低頭快速記錄著什麼。
“但是。”顧杳話鋒一轉,聲音變得嚴肅,“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反過來思考:為什麼AI在某些崗位上會難以取代人類?是因為我們的工作真的需要那些‘人情世故’嗎?”
禮堂裡的氣氛驟然變得凝重。
顧杳注意到周政良放下了手中的筆,身體微微前傾,原本波瀾不驚的目光變得凝聚專注。
“讓我們看看本市的一些案例。”顧杳點選遙控器,大螢幕上出現兩張照片。
“去年被*開的董某某局長,利用職務之便收受**高達三百萬元;前年被*的張某某處長,長期佔用公共資源為親屬謀利。請問,AI會這樣做嗎?”
臺下鴉雀無聲。
顧杳看到幾位領導交換了一下眼神。
“不會。”她自問自答,“因為AI沒有私慾,不會*汙受*,不會以權謀私。從這個角度看,AI不僅能夠取代他們,而且應該取代他們。”
顧杳再次點選遙控器,螢幕切換到另外兩張照片:“但是,讓我們再看看這兩位。馬某某科長,三十年來堅持每週下基層,解決了無數群眾實際困難;陳某某局長,退休那天收到二十七面群眾自傳送來的錦旗。請問,AI能做到這樣嗎?”
她的聲線跟隨情緒,發生變化:“也許技術上可以模擬,但那種發自內心的關懷,那種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的情懷,是程式碼無法編寫的。”
禮堂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顧杳看到周政良也在輕輕鼓掌,目光中帶著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