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帶領兩名後勤部負責人早早等候在鐵質大門外,皮卡先行,小轎車緊隨其後,陸陸續續駛入不到十畝的空地。
空地靠近田莊方向,劃出小片區域作為籃球場,正中央位置,搭建了一個極其簡易的升旗臺。
從整體來看,操場面積雖不大,但版塊設計還算合情合理,幾乎沒浪費半寸空間。
校長熱情滿面歡迎大家,依次做完介紹後,看向人群中稍顯稚嫩的面孔,遲疑道:“這孩子,也是來助教的?”
暗指周大少爺。
領隊沒開口,倒是周行端率先發言:“我下半年滿十五,還有幾個月就初中畢業,拿過全市三好學生獎學金,物理競賽特等獎......”
將自己一路高歌的勳章全部亮出來。
校長聽完感慨道:“大城市的教育果真不一樣,起跑線不同,差別實在太大了。”
所以助教的意義正在於此。
大部分孩子無法決定開始,但每個人都擁有改變命運的權利,當下政府加大力度振興鄉村教育,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的教學條件會得到極大改善。
天色已晚,眾人在食堂吃過飯後,校長提議先去參觀教學樓。
也是明日授課的地方。
顧杳著重看了微機室,還有初中三年級的英語試卷。
全班一共二十五人,男孩佔據百分之九十。
細枝末節可見當地風土人情,無疑,又是一條思想抨擊時代的警戒線。
據校長透露,其中大部分成績稍差的女生,因家長極力要求,已被提前分流到縣城職高。
“有沒有徵詢過她們本人的意願?”顧杳問。
校長搖頭。
“沒用。”
他嘆氣道:“就算勉強留下,一旦畢業考試結束,等待她們的也是被家長送去外面打工。這樣的情況在我們鄉數不勝數,即便老師挨家挨戶家訪勸說,也起不到絲毫作用。”
骨子裡的重男輕女,根深蒂固。
女孩子成績差就放棄學業,早早步入社會,到適當年齡便嫁人生子,是多少家庭的首選。
她一直以為,隨時代進步,有些陳腐觀念早該摒棄。
但天底下,總有陽光照不見的地方。
次日一早,顧杳六點起床備課。
根據校方提供的排課表,授課內容很簡單。教孩子們使用文書處理軟體,進行文件建立、編輯、格式化等操作。
沒錯,正是上班族的拿手好戲。
甚至忍不住想,讓他們提前體會辦公軟體的枯燥乏味,是否等大學畢業以後,就不會再向往冷冰冰的高樓大廈。
但這絕非教學宗旨。
所以,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整整兩小時,顧杳打算講點別的。
上課鈴響。
隨同學們起立高喊‘老師好’,黑板上已呈現今日課題名——
假如我們是0和1,世界將會......
充滿未知而新鮮感的填空題,正式拉開字元空間的帷幕。
兩小時並不漫長。
對於孩子們而言,年輕老師構造出的每一個科技場景,都讓整堂課變得豐富多彩而意猶未盡。
也讓他們第一次,從底層邏輯上,明白什麼叫真正的‘人工智慧’。
毫無疑問,這也是校長聽過最生動的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