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姐弟
茶香四溢,院子裡頭難得有一片好光景,日頭曬的人暖洋洋的,童敬邊泡茶邊打趣,海毓這是挑著好時間來的童府,等他一走,又該轉陰了。
“雁之,聽說你剛從湖州回來?”
童敬不瞭解朝堂事,之所以會如此詢問海毓,不過是他從隱山回望都的時候在湖州聽說了不少這位‘海巡按’的事跡,一開始童敬海不敢確定,百姓口中那位先是染上了一身風月官司、後又斬殺閹黨狗賊的海大人是他的忘年交——望都城內倜儻風流的海琢玉。
“雁之如今是父母官,為民請命,比你有出息多了。”
童源生看中海毓,如論海毓是否入仕,他都是童源生這些年來對外收的唯一一個學生。
只可惜童源生實在年邁,否則海毓如今入仕,背後若有童源生的扶持,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為北周建國以來最年輕的入住內閣的官員。
“老師,學生無能,湖州一行眼睜睜見著百姓流離失所,卻無所為。”
“改稻為桑是國策,無力更改,你能做到如今這一步已是對湖州百姓最大的交代。你將田明和蔡堯放在了湖州,做得很好。”
“田明細心謹慎,蔡堯做事雖然沖動,但對湖州那片地卻一片赤誠,有你在望都替他們頂著,他們在湖州徐徐圖之,湖州安心安矣。”
海毓沉默不語,童源生笑了笑,撫摸著海毓的腦袋,就像多年前海毓因為不肯老實在書房中練字,被海清風送來童府,海毓面對著這位沉默寡言的內閣首輔不敢多言,怯生生站在海清風身後,童源生便是這樣笑著摸了摸海毓的腦袋,喊他雁之。
海毓是正經跪在童源生面前行過拜師禮的。
“老師。”海毓神色擔憂。
這半年來童源生病體沉痾,海毓上一世死的早,入了詔獄後便再沒與外界透過信,眼下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上一世的童源生下場如何。
思及眼下朝堂文官,六部官員沒幾個有好下場,童源生身為內閣首輔,文官首領,崇德帝若是要對江南官員和學子動刀,如何會放過童源生這個把持了朝堂數十年的、出自江南的首輔?
“雁之,別怕。”
童源生拍了拍海毓的腦袋,病重神識不清,童源生的眼神早沒了往日的清澈,可在這一刻,海毓卻覺得自己好似看到了從前的老師。
那個尚且年輕、尚有無窮精力站在金鑾殿上與群臣舌戰群雄的內閣首輔。
“老師就站在這,看著你往前走。”
“老師,父親他要致仕了。”
童源生嘆了口氣,“你如今入朝,於情於理,文壽都不該坐在尚書之位。”
說的直接點,海毓不是無能之人,他想要在望都繼續往上爬,海清風就必須退下來。
崇德帝年富力強,海家不可能在這位野心勃勃的帝王身上出兩位內閣重臣。
只有海清風退了,海毓才能往前。
這是海家向崇德帝表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