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藥效
海毓好不容易說服了梁楹讓他先按兵不動,結果在他帶著胡老三在泉城跑東跑西的時候,泉城又沒動靜了。
胡老三見海毓每日疑神疑鬼,還以為他惹上了什麼了不得的仇家,嚇得每日出門都在懷裡頭揣了一把短刀。
又是一日從田裡回來,胡老三和海毓一身泥漿,海毓戴著鬥笠,卷著褲腿坐在田邊大樹下,胡老三掏出水袋狠狠灌了一口,這幾日在田地裡奔波比他下田種地還累,胡老三將流到脖子上的汗抹掉,揚聲問道:“大人,泉城的田莊大概就是這些,除了地主鄉紳手上有大面積的田地,咱們百姓手上有的都是散田,攏共加起來都沒有一個莊子的田地多。”
說到這裡,胡老三忍不住嘆了口氣,“這年頭,咱們老百姓手上哪裡有田啊……”
“元崇帝在位期間大力推動北周上下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井田制……”海毓說的這些胡老三不懂,胡老三隻知道他們也曾是有田的,他的父親、他父親的父親在官府手上分到過田地,只是像他們這樣世代為農的老百姓,如何守得住手上的這些田,官府將田分到他們手上,沒過幾年就被鄉紳官員以各種各樣的名義低價收走了,這十多年下來,他們早已被壓榨的一無所有。
元崇帝是北周的傳奇,元崇帝接過飄搖的北周,但如今歷經三帝,崇德帝雖然壯年,北周在他手上卻隱隱有風雨欲來之勢。
井田制的瓦解給北周帶來了全新的土地生機,北周封王失去了土地所有權和自治權,地方三司主管財政、吏法、經濟,權利越來越大,但與之而來的,卻是一年比一年的嚴重的土地兼併。
原本屬於百姓的土地轉移到了地主鄉紳的手上,手上沒有地,越來越多的百姓棄農轉商,沒了土地,也就沒了世代相連的牽絆,海毓在隱山書院求學的這幾年遊歷北周各地,只覺得北周的流民一年比一年多。
“大人,”胡老三撓了撓頭,“這幾日草民跟在您身邊,知道您是個好官,草民想問您,咱們真的要沒地了嗎?”
朝廷改稻為桑的訊息不是什麼秘密,動作快的地方甚至已經開始強迫百姓停止種植水稻改種利潤更高的桑樹。
百姓們不懂什麼國庫空虛,需要改稻為桑增加國庫收入,他們只知道朝廷要拔掉他們的稻穀,沒了稻穀,那就是要他們的命!
胡老三壓低了聲音,“大人,我聽丘城那邊來的人說,現如今丘城都大亂了,丘城官府不做人,賊狗官壓榨百姓,低價收稻穀高價賣桑樹,如此喪盡天良,是要逼著人去死吶!”
海毓心中一凜,但面上仍舊冷靜,“道聽途說,三哥萬萬不可聽信謠言。”
“大人!”胡老三還想說些什麼,見海毓陷入沉思,最終還是閉了嘴。
胡老三的話雖然真假不明,但到底讓海毓四下不安。
丈量泉城土地並非海毓的全部工作,他帶著胡老三在泉城走了幾天,遲遲沒有等到後手,他遂將這事交給了李維派過來的屬官,藏在幕後的那些人謹慎至此,海毓終於確認自己在湖州沒有做出更大的舉措前,應當不會再有人出手了。
一燈如豆,海毓披著外袍坐在桌前寫字,近來在田地奔波,也不知怎的,他總覺得身子格外酸軟,帶著燥意的夜風吹過,他更是覺得渾身上下都不對勁。
“大人。”門外傳來叩門聲。
海毓喊了一聲‘進來’,李府的小廝端著湯碗走到了海毓身邊。
“大人,這是後廚熬的安神湯。”
“放下吧。”
小廝低眉垂眼,“大人可需要小人伺候您梳洗?”
“不用,本官不習慣旁人伺候。”海毓順手抿了一口放在手邊的安神湯,然後將湯碗放在了桌上,“下去吧。”
“是。”小廝手腳麻利,離開前還不忘將海毓沒喝完的安神湯帶走。
自從李府出了藍玉那一檔子事後,海毓這邊伺候的人便多了大半,海毓知道這是李維明裡暗裡派人盯著他,海毓坦蕩清白,也隨李維去了,只是有一點,他從不在屋裡頭留人。
小廝離開後海毓又繼續坐在桌前看書,夜深人靜,院子裡頭偶爾響起一兩聲鳥鳴,海毓逐漸有些犯困,他手撐著腦袋,困著困著覺出來了不對勁。
一股莫名的燥熱讓海毓坐立難安。
屋外頭響起一陣輕柔的說話聲,門外人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