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 羅芝抹了抹笑出眼角的淚,世……
你在胡言什麼亂語
vp辦公室的燈是冷白色, 罩在天花板下,幹淨剋制,不帶一絲感情。
維德坐在真皮轉椅上, 右肘漫不經心地搭著扶手,食指輕敲,節奏沉緩,一雙眼睛透過無框眼鏡毫不掩飾地落在羅芝身上, 銳利得像精密儀器的掃描光。
“想通了?”他嗓音低冷,帶著一種冷靜又精準的穿透力, 叫人莫名緊張:“花了三年, 值得嗎?”
……大佬的刀就是厲害, 從天而降,不繞彎子,直指命門。
羅芝站著,背脊挺直, 但肩膀下意識地往內收了收,她垂下眼眸, 睫毛投下一小片清晰的陰影, 嗓音淡靜:“值不值得已經不重要了,但想是想通了。”
她頓了頓,自嘲地笑:“現在我知道了, 唯唯諾諾無法保全自己的,壓力不會消失, 只會轉成檔案裡的病歷。”
維德輕嘆了口氣, 有些無奈。
這三年,他不是沒想過提攜羅芝。
羅芝是他親帶的實習生,也是他升職前唯一一個手把手教出來的分析師, 之後他進入管理層,一路晉升,新加入團隊的下屬各有各的背景和心思,並不是每個都趁手。
而羅芝,這個悶聲不響幫他保守秘密的實習生,其實他一直都欣賞她那股拗勁兒。
三年前維德也只是個高階分析師,沉浸在建模和資料之間,腦子裡有個野心勃勃卻尚未成型的想法,那是個未成型的新模型,一個足以顛覆摩美投資舊體系的東西。
當時,摩美的舊模型還得依靠大量人工幹預,引數校準遲滯,對市場變化的反應總是慢半拍,無法捕捉新型資産的盈利節奏。市場不等人,資本流向瞬息萬變,依賴經驗主義和人治的模型終究要被淘汰,這是必經的趨勢。
維德決定抓住這個趨勢。
於是他醞釀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建立動態因子融合機制,根據市場變化和資産特性自動調整權重,從而提升投資組合在收益、風險、流動性三維之間的綜合表現,真正實現動態尋優。
他給這套框架取名aps能落地,就足以革新摩美投資的核心策略,從此,新模型能實時適應,自我疊代,一切將由資料說話。
他將初步建模的任務悄悄交給了羅芝。
“試試,不要聲張,暫且只當練手。”他只說了這幾個字。
羅芝是個死心眼,維德叫她不要聲張,她就真的把所有東西捂得嚴嚴實實,絕口不提,有時需要呼叫資料,她忍氣吞聲去求資料組,又嘀嘀咕咕說不出正經原因,挨過不少白眼和刁難。
偏偏那段時間,她被專案經理拉去協助另一份報告,那是一個風控與財務聯合牽頭的新報告,第二階段卡在對接外部供應商的延遲資料上,進度遲滯,反饋混亂。
羅芝一邊偷偷做著aps回歸試驗,一邊熬夜趕報告死線,像是兩條生命同時燃燒,整個人拉扯到極限。工位上她最常出現的狀態是蜷伏在顯示器前,螢幕亮著,頭發亂著,整個人眼圈發青,像一段馬上要燒完了的燈芯。
她沒有三頭六臂,報告的進度終究慢了,引起了專案經理的注意。
於是,便有了那場眾人都記憶猶新的問責會議。
專案經理站在一眾主管面前,身後是投影螢幕上的紅色延期進度條,像一條不斷延長的傷疤。
他手指點著未完成的模組,一口咬住羅芝:“這塊進度你沒做完,昨天為什麼不加班趕?是你能力不夠,還是責任心有問題?”
語氣咄咄逼人,不像質問,而是審判。
羅芝語塞,說不上來,她那時候嘴還很笨,不知道怎麼跟專案經理打太極,多說多錯,她只能閉緊嘴巴。
其實她已經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覺沒時間睡,外賣來不及吃,每天兩眼一睜就是程式碼、建模、除錯、驗證……
但aps是秘密,她答應了維德,不要聲張。
“昨天你幹什麼去了?說啊!”
昨天她拿著動態因子的資料回歸試了一百多輪,淩晨四點在筆記本上畫殘了十幾頁草稿,但她該怎麼回答?
資料組落井下石,嘲笑她這段時間呼叫了很多無用的歷史資料,純純浪費時間,專案經理更加怒不可遏,毫不留情地當眾指責,劈頭蓋臉將她釘死在會議室中央。
維德沒有為她說話。
羅芝全程抿唇,低頭不語,撐著最後的倔強站在那裡,肩胛骨高高繃起,護著身後的秘密。
沒人替她說話,大概就是從那時候起,大家認定了這個實習生是個軟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