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來此後,開放集市買賣,修繕山道,教書育人,協助百姓開墾良田,種植農作物……等一系列舉措,讓蜀中可謂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切當然也並非只是他一人之力,除了他帶入蜀中的兵馬之外,還有從外界得來的助力。
蜀中離關中其實距離並不遠,就是這麼點的差距,卻是天地之差,可也因此,讓在鹹陽的思央,更能與張良聯系,共同商議關於蜀中的發展。
而這些都是掩人耳目下的作為。
至今那些王公諸侯都認為,她將張良冊封為蜀中王,分明是和他關系鬧僵所致。
甚至連曾經碭軍的一些親近將領,也是這麼想的。
不少人都暗自為張良搖頭嘆息。
“蜀王,這是暗信。”
親信下屬呈上信件。
正在看文書的張良聞言,立刻接過,展開一看後,唇角微微一翹,又再低頭細看。
良久之後,他凝眉沉思,似是自言自語般道:“時機恰好。”
劉邦覺得自己這一生,最大的幸運就是當初在沛縣認識了自己生命中的大貴人。
貴人是誰就不用猜了,自然是現在的凰尊,他昔日的呂老弟。
別人震驚呂雉是女子之身,剛得到訊息的劉邦也驚愕,驚的他後來都不敢去面見思央,他覺得非常的不真實,這種不真實直到自己被冊封東海王,封地就在會稽這一塊後,慢慢的就煙消雲散。
費心勞力的去想他呂老弟是男是女做什麼,還不如安安穩穩的做他的東海王。
想想從沛縣到鹹陽這一路上,他簡直就是躺贏的典範。
什麼也沒做,什麼也沒做成,最後還能被封王賜封地……
劉邦還有什麼不滿足,他太滿足了。
會稽這裡離他老家沛縣還近,衣錦還鄉的感覺實在太好,尤其是家鄉的美女也多。
想到最近剛遇到的那個叫薄姬的嬌媚美人,劉邦就心裡一陣癢癢,只可惜戚姬最近脾氣太差,管得太厲害,他一時倒是不敢把薄姬帶進府中,這讓他有些鬱悶,但又想想自己這幾年也收了好幾個美人,他就有些心虛,決定暫時還是將薄姬留在外面。
劉邦是個重感情的人,當然,重感情的他,一向貪生怕死,膽小怕事,若是感情與生死相比較,他還是會選擇自己的小命。
於是在得知韓信來投的時候,他第一反應是想把人趕走。
項羽的追兵可是在後面,他身邊這點老兵弱將怎麼能是他的對手。
可韓信太瞭解劉邦,在他還來得及反應時候,韓信就直接找到他的人。
好歹也是曾經在項軍,一起喝過酒,吹過牛,叫過老哥老弟,劉邦還真不能把人推出去,最後只能硬著頭皮把人接受,這也就等於得罪項羽。
“項羽,總有一日,我韓信要你付出代價。”
想到為了掩護他逃走,引開追兵的香姬,韓信痛恨項羽之心,深入骨髓。
他本想直接去鹹陽投凰尊,韓信的確是看不起呂雉,因為他不認為一個女子能執掌好天下,可他別無選擇,他想利用呂雉來助他一臂之力,藉此力斬殺項羽。
不過如今也沒關系。
劉邦雖是爛泥扶不上牆,可這樣最好,最好控制。
韓信想在劉邦這裡站穩腳跟,困難重重。
沒有蕭何在旁慧眼識英雄的相助,沒有曾經的呂雉,一力促成他祭壇拜將。
劉邦根本不重視韓信,反而還很委屈,覺得自己把人留下,對方卻天天來煩他,讓他去做什麼練兵操練之事,真的是恩將仇報,但為了不讓自己被煩死,他索性把一部分兵權交付給韓信。
韓信大喜過望,可他很快就笑不出來。
因為在他的軍中多了個監軍。
雍齒也覺得自己的人生像是戲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