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央這邊,雖因為救韓耽擱了些路程。
可其後,大軍士氣不減反增,氣勢如虹,一路勢如破竹,向前進發。
碭軍眾人現在可謂是信心滿滿,就算東路比西路難行又如何,他們武鬥有他們自己家將軍,謀略有一肚子計策的張良,文武雙絕,還有什麼可怕的。
過成陽後,沒廢吹灰之力拿下漳水,在濮陽耽擱,但前方秦軍似乎出了岔子,本要賠上些損失之後,卻以微小犧牲闖過濮陽,之後到達新安,再過不久就能順利進入關中。
這一日,斥候訊息傳來。
“報!”
“呈上來。”
張良接過信報,展開後愣了愣。
“讀。”思央道。
張良立即朗聲讀出來。
“趙國國破,宋義屯兵安陽,未施援手,魯公項羽,奏稟懷王,細數宋義十大罪狀,當眾將其斬殺,重掌兵權,於三日前,下令破釜沉舟,全軍只帶三日幹糧,與章邯大軍決戰鉅鹿,項軍兩萬對秦軍三十萬,三日九戰,大敗章邯,殺其十萬秦軍。”[1]
隨著張良一句句讀報,在帳中的碭軍眾人臉色從一開始細聽逐漸變得驚詫,震驚以及欽佩。
“章邯帶領殘兵敗將,退守函谷關,秦軍人不及甲,馬不及鞍,潰不成軍。”[2]
“項羽竟然以兩萬大軍破了章邯三十萬秦軍。”曹參吞吞口水:“這樣來的話,他是不是要比我們先入關中。”
夏侯嬰蕭何等人蹙眉:“的確很有這個可能。”
“項羽現在勢力無與倫比,若是此時與他對戰,我等都十分不利。”
樊噲不在意:“將軍不是和項羽約定好,不可在關中動兵。”
“戰場瞬息可變,如果項羽自覺順利奪得關中,未嘗不會毀約。”張良將信報收好,放到思央案桌前。
鉅鹿之戰,項羽名震天下,他之威名必將流傳千古。
項羽一戰封神,風頭無兩,思央也要被其壓制,也難怪碭軍士氣被有所打壓。
“諸位也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張良語氣淡然:“項羽此戰勝在他心有深仇大恨,存有必勝決心,再者,鉅鹿地勢不便秦軍三十萬大軍施展,反倒是項羽兩萬軍馬,輕便靈動,這才讓章邯損失了十萬大軍。”
有張良分析,眾人仔細想想也確實如此。
“與其憂慮項羽如何在鉅鹿大顯神威,諸位不如好好想想眼下如何破關。”
此時他們已經抵達武關,武關之後就是嶢關,一旦突破嶢關,鹹陽就是他們的掌中之物。
“回將軍,項羽等人還留在昌邑,速度也不比我們慢,武關守將態度強硬,不如強行破城。”
張良道:“不如再等等。”
等等
眾人不解,可張良的話可信度非常高,他說等等,這個等等還是很值得等的。
等不過第二日,武關城內傳來,守將投降的訊息。
“怎麼還沒打就投降了。”
思央看著緩緩開啟的城門道:“這個還得感謝項羽。”
碭軍眾人:“……”
張良失笑:“項羽在鉅鹿一戰,幾乎是嚇破了秦軍的膽子,沿路其他城池守將聽到風聲,膽小的自覺大勢已去,自然是想要找好退路。”
樊噲一臉欽佩:“張司徒連人心都能預料到,我等心服口服。”
不用打仗,就能得到個城池,東路軍喜不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