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頗為無言,怎麼說著說著就扯在他身上,秉著多說多錯,他閉口不言,可這樣思央也沒放過他。
“張司徒覺得,陳留守將是開城門投降,還是跟我們死戰到底若是出城投降又在幾日之內”
羽扇輕搖,張良無奈,不過他到底還是順從她的意思:“陳留守將既然讓親哥哥來向將軍談條件,已有投降之心,雖將軍沒有答應他們要求,可將軍也說了,只要投降就不會殺他們,還會容納降將,將軍兵強馬壯,陳留兵力不足以抗衡,城破之後,百姓無憂,守將性命難保,孰輕孰重,他們應當清楚。”
“三日之內,陳留必降。”張良拱手對她道:“張良先在此恭喜將軍。”
“為何是三日。”思央又問。
張良轉看陳留城牆上的旗幟淡聲道:“那是因為,將軍只給他們三日時間。”
·
兩日後,酈食其再開門赴碭軍營帳面見思央,呈上陳留降書,降書上沒有了多餘要求,只求碭軍不殘殺百姓,不苛待守將降兵。
思央應下,當天軍入陳留。
百姓見碭軍軍令嚴明,遵紀守律,無一人來騷擾百姓,紛紛感慨稱贊。
·
“仁義二字可好”
夜涼如水,高臺之上,兩人對坐賞月。
張良給思央杯中添了酒,而後才不緊不慢的道:“那要看是什麼人”
“怎麼個說法”思央問。
張良一笑:“若是為臣子,有仁義在身可為好官,能為百姓著想。”他執起酒杯,一頓後話音一轉。
“若是為君者,有仁有義自是再好不過,可若是一昧的仁義,並不能當一個好的君王。”
“假仁假義。”思央手指在杯口轉了轉:“仁義在口中,詭詐心中藏。”
“多謝張司徒教導。”她雙手舉杯敬他。
張良莞爾,也不在意,舉杯相迎:“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將軍也不逞多讓。”
在酈食其出城談判那一刻,思央對其一言一行,都是攻心之策。
“破解章邯三路大軍圍攻之後,攻入關中,天下也就近在咫尺。”張良看清眼下局勢。
思央點頭:“沒錯,到時候也是真正的涿鹿天下。”
“項羽要攻下章邯並不容易。”張良想了想,突然一凜沉聲道:“宋義!”
“張司徒發現了。”這次換思央給他滿上酒。
張良看她一副瞭然於胸的模樣,奇道:“就這麼放宋義去幫項羽”
雖然思央也不知道宋義怎麼勾搭上項羽的,可她卻不認為宋義能幫助項羽什麼別到時候……引狼入室、後悔莫及。但兩人執意要搞一起,她也不攔著,她也是有些好奇,宋義怎麼拉動項羽的。
作者有話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