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田姐走好。然然,和姐姐再見。”
“姐姐,再見。”
“哎,乖。”
送走田姐後,徐雲河打水給女兒洗澡,然後是自己,再是洗衣服。一通忙完快十點半。等徐雲河忙完,女兒已經睡著,她往女兒身旁一躺倒便人事不知睡著了。
第二天,六點,徐雲河起床。用電飯鍋煮了小米粥。然後又上床去迷糊一會兒。半個小時後,又往鍋裡打了兩個雞蛋,再有十分鐘,小米粥和雞蛋就都熟了。她昨天想買個電磁爐,可一想到這電磁爐又算一樣電器,每個月又得多出三十度電,便作罷,先用電飯鍋頂頂吧。
七點半,徐雲河和女兒出門。這次她帶了水杯。昨天買的。出門前灌滿開水,這樣不用在外面買水,一瓶水要一塊五到兩塊錢。她們先去了附近的幼兒園。如果能找到幼兒園,那麼孩子就不用辛苦跟著她東奔西走了。
早上不到八點,可太陽已經火熱,女兒的腳步跟不上徐雲河的步伐了。徐雲河抱起了女兒。她在想,是不是該買一輛電動腳踏車,否則,靠兩條腿,一天下來幹不了幾樣事情。況且她還有一堆事情要幹。生活必需品還需要補充、找工作的事、孩子入學的事等,一樣一樣都急需解決。有輛車會方便快捷許多。但一輛電動車得兩千上下。昨天的採買又花掉快五百,手機費交了一百。思前想後,她決定還是先忍忍,找到工作拿到工資後再說吧。
徐雲河邊走邊用手機導航。昨天在開發區招聘處,她看到了幼兒園的招生資訊,特意拍照取得資訊以方便今天去。看著手機地圖,幼兒園就在附近。她四下張望。在左側方,遠遠的,在一處民房的二樓有個廣告招牌,上面寫著紅綠藍幼兒園。正是送孩子入園的時間,不時有人騎著電動車載著孩子從她們身旁經過。於是,跟著人流的方向,徐雲河母女來到了幼兒園院門外。
一個中年女人正在門口迎接學生。她看看徐雲河,又看看胡悅然,她判斷出她們是來入讀的。
“你們是來入園的嗎?”
“是的。”
“哦,進來看看吧。”
“請問,怎麼稱呼您?”
“哦,我姓王。”
“王老師好,然然,快叫王老師。”
“王老師好。”
胡悅然怯怯地看著眼前的這位王老師。
“我的、是我的。”
“是我的。”
這時,院子角落裡兩個五六歲模樣的男孩為了一個什麼東西吵了起來。
王老師極自然地走了過去,一人一巴掌幹淨利落地解決了紛爭。嘴裡一邊數落兩個孩子一邊還夾雜著一些徐雲河聽不懂的方言。
王老師一回頭,看到一臉詫異的徐雲河,於是解釋道,“這兩個是我的孫子和外孫。”
原來,王老師是在家帶孫子,反正帶一個是帶,帶一群也是帶,索性在家辦起了幼兒園。至於資質嘛,不出事就有資質。
王老師接著開始介紹收費情況。
“一個孩子一個月收費八百,星期六、星期天也來的話,另外加四百。”
“上學時間呢?”
“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我們是這裡收費最便宜的幼兒園,這麼說吧,有公益性質,為的就是方便咱打工人。”
“我能進去看看環境嗎?”
“可以。”
王老師領在了前頭,並介紹。
“一樓主要是教學,二樓是休息。”
徐雲河仔細看了看兩個房間,裡面的十多個孩子課桌椅子擺放的擠擠挨挨,另一個房間是大一些的孩子,情況差不多,更加鬧騰。徐雲河感覺房間裡的兩個老師不到二十歲的樣子,都專心致志地拿著手機,任孩子們鬧騰。
王老師又帶著徐雲河上到了二樓。
“孩子們在這裡午休。”
二樓的兩間房間,有一間是上了鎖的,應該是王老師住的房間。一間是孩子們午休的房間,全部是上下通鋪,就是節約地方一個挨著一個睡。
看到徐雲河臉上的表情,王老師說道,“咱們一個月只收八百幾乎不掙錢,就是為了孩子。”
王老師拿眼角瞅著徐雲河,那意思:這麼點錢,還想要啥“腳踏車”?
“哦,我回去和孩子爸爸再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