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便道:“相王並無帝位之心,卻可做輔政之臣,聖人若起用二子,便可振翅高飛,不如迎回廬陵王李顯!”
女帝微微沉默下來,過了半晌之後,又低聲問:“依國老之見,朕應該派誰去辦這個差事呢?”
若真立李顯為太子,迎回廬陵王之事便是國本機密之事,此事絕不能讓除了他們二人以及迎接李顯之人的第四人知曉,否則這一路上不知會迎來多少腥風血雨。
狄仁傑亦思忖了半晌,答道:“不如,就讓蕭慕宸去!”
提到蕭慕宸,女帝的神情便有些黯淡了下來。
五年前,蕭慕宸本已查得了自己父親謀反之事皆為崔氏的一封密信偽造,並將所有證據交由了盧淩呈交給女帝,但女帝並沒有為蕭家以及黑齒常之平反,而是將此事擱置了下來。
二年之後,契丹首領孫萬榮起兵作亂,不到一個月內便已攻陷冀州,戰報傳至大周洛陽,一時間震驚朝野,女帝在朝堂之上問起,何人可對抗敵軍時,是蕭慕宸站出來道:“狄公曾在魏州時甚有威名,臣舉薦狄公為魏州刺史,且臣願一同前往,共抗契丹!”
於是,女帝這才將貶至彭澤的狄仁傑再度召回朝堂,又命蕭慕宸為魏州司馬,一同前往抵禦契丹。
這場戰爭也取得十分輝煌的勝利,蕭慕宸與狄仁傑的兵馬剛到達魏州沒多久,孫萬榮竟然聞風喪膽,不戰而退。
女帝大喜,立即賜其二人紫袍、龜帶、且在紫袍上題寫了十二個金字,以示表彰,狄仁傑再度入閣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
但蕭慕宸卻拒絕了女帝的一切封賞,只求她讓他辭官歸隱,說是想陪自己的妻子去遊覽天下河山。
女帝無奈,最終只答應了給他三年時間,讓他去遊歷,三年之後必須再度回到朝堂。
“如今三年之期確實已到,國老可知子城現在何處啊?他可是怨朕當初沒有下旨為他父親平反?”
“聖人做事自有聖人的道理,子城亦非心胸狹隘之人,只是他娶的那個小妻子身體似乎有些不太好,所以才想著帶她去遊歷罷了……”
“哦?身體不太好?是生了什麼病了?”
提到那個叫慕容桓的少女,女帝總感覺心中似少了些什麼,又不免暗嘆:那小娘子當年可是洛陽城中一道極亮的風景線啊!
……
房陵,幾場暴雨過後,天氣已然漸漸轉涼。
一處驛站之內聚滿了不少人,有人嘆息,有人嘻笑,有人煩悶的發著牢騷。
忽地有馬蹄聲疾馳而來,有人禁不住探頭朝外面望了去,見是一輛青蓬馬車在驛站門前停了下來。
旋即車簾開啟,一個頭戴幃帽的年輕男子先自馬車上走下,之後又扶了一位身材姣好的年輕女子下來,兩人帶著一名護衛以及一名小丫頭一起來到了驛站之內,
雖然那一對年輕男女皆以幃帽遮面,讓人看不到面容,但這通身的氣派便叫人一眼難忘。
小丫頭到了驛站後,立即擺出鍋灶來,一邊煮著茶,還一邊做著菜團子點心,不一會兒,陣陣香味撲鼻,引得驛站裡的一眾人饑腸轆轆、垂涎三尺。
“那是做的什麼,看上去好好吃哦!阿耶阿孃,我也想吃!”
有年紀小的孩子忍不住舔了舔舌道,他的父親母親不禁捂了他的眼,將他拉到一旁,卻在這時,聽到一十分悅耳的女子聲音道:
“阿姝,給那個孩子一個吧。”
“好的!”阿姝應道,拾了一個菜團子用紙包好,送到了那個孩子面前。
孩子的母親連連道謝。
阿姝又跑了回來,將做好的點心、煮好的茶水端到慕容桓與蕭慕宸面前。
“阿桓,郎君,快吃吧,看看我現在的廚藝,是不是精進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