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大宮女共四人,都是她和母後精挑細選出來的,輕霜更是與她一同長大,算得上是形影不離。
再多的趙棠一個也沒帶出來,她怕過於顯眼,被有心人盯上不知哪一日又向父皇參她一本。
帶著的侍衛進不了後宅,都在外面守著。
待點心茶水備好,趙棠便命三個人守在外間,有人通傳她們倆也好知道。
“父皇立儲聖旨已下,封王的詔書也下來了好幾日,表姐可收到了訊息。”
宮外不比宮裡,她雖然身居後宮,可有母後在身邊,許多訊息知道的比別人快。
表姐不一樣。
姨丈平日裡為人全然一副老派儒生的模樣,看樣子也不會與家中妻女商談朝中之事;姨母又久居後宅,也不知道聽說了沒。
林筱雅隨著趙棠坐下,給兩人各沏了杯茶,“知道。陛下先是立六皇子為儲,後又急匆匆的封四皇子為禮親王。”
雖然她身在後宅,並不意味著對所有事情都毫不知情。
父親官居侍郎,從不與母親談論朝事,母親對這些事也向來是不聞不問的態度。
想要知道後宅中難以探聽的訊息她需要有自己的辦法。
她的貼身女使采蘩的哥哥便是其中一個辦法。
大昭立國之初那幾年民風開化,女子不必困身於後宅之中。
新學興起之後女子的處境開始有些步步維艱,不再如當初那般自由。
采蘩不便替她出面打聽訊息,她的哥哥前院行走,偶爾替她探聽些府外的風聲。
託采蘩哥哥的福,在立儲封王詔書下來尚未流傳於大街小巷的時候她及時的收到了訊息。
知道訊息的那一刻林筱雅便在揣度前後兩封聖旨的含義。
她不過及笄,後宅之中的事見過許多,可朝堂之事思考起來便有些吃力,但是有些人就像是天生的為政者。
即使林筱雅沒學過這些,沒有接觸過帝王心術,可她硬生生的結合浩如煙海的史書,從這之中看出了些端倪。
她猜測當今的皇帝陛下,阿棠的父皇,她的姨丈,也許不是那麼樂意立儲的。
這件事從立儲旨意的後腳便跟著的封王聖旨之中可以看出些端倪。
她是這麼想的,也就這麼說了。
等她說完便瞧見右手側的趙棠眼神晶亮,帶著些吃驚和贊嘆。
“表姐實在是聰慧過人。”
母後能從兩封詔書之中看出這些是因為她久居深宮,眼光毒辣;前朝的百官們能看得出來是因為他們久經官場,任何一點風吹草低都會引起他們的警惕;而她能看明白大半仰賴於母後的教誨。
可表姐卻實打實的是自己悟出來的。
據她猜測,林侍郎必然不會在家中談及政事,蘭姨與母後又有不同,蘭姨鮮少對這些事上心,表姐能看的如此一針見血實在是聰慧。
林筱雅微微一笑,帶著喜色:“阿棠莫要打趣我,你快說說可對?”
“怎麼會是打趣表姐,表姐確實聰明,阿棠自嘆不如。”說完肯定道:“表姐說了個差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