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呵聲,“瞧一瞧,看一看,最新出土,絕對真家夥。”
有人在耳邊提點,“這種可不能買,這是找不懂行的冤大頭,要想買真貨,還是要去物閣軒。”
陳瑤戴著口罩在裡面穿梭,擠開人群,這裡的物品不問來路,只談價錢。
她拿著一塊玉佩走進一家看著比較靠譜,經過打眼,最終收獲幾百萬入賬。
陳瑤走出古董行,在一處位置換裝出來,甩掉尾巴。
次日收拾行李,又去了房東太太屋說一聲,陳瑤揹著包,推著行李箱坐上滴滴車趕往火車站。
原主老家落後,高鐵不能直達,只能坐火車回去,她買了軟臥票。
推著行李刷身份證進站,來到大廳看好車次在幾樓候車,陳瑤推著行李坐扶手電梯上二樓,找到等候區域。
刷著影片,某地魚塘幹裂,魚兒露出水面活活曬成魚幹。
耳邊是嘈雜聲,還有火車播報提示音。
陳瑤穿著簡單休閑闊腿褲,白t恤,腳踩人字拖,頭發盤起來。
等火車進站,刷著小影片又逛到今日頭條,上面鋪天蓋地的都是哪兒停電,又缺水,全球氣溫升高。
太平洋水位下降,南極雪山融化。
網上已經開始末世論,囤貨,大勢採購,回老家深山鑿洞避暑。
某川地打麻將都跑到橋下,腳踩水流,在洗澡池穿著泳衣吃火鍋,真的是想一套是一套。
聽廣播車次報站,大家有序站起來準備進站,又是刷身份證過閘。
陳瑤跟在人群後面,一路火急火燎往前走,長長的通道,疾步,連走帶跑。
等她上車已經出了一身汗水,進到車內吹著空調,車上人少。
她樂得自在,整理行李,火車緩緩前行,她來到洗手間擦洗,又換了一件衣服,穿著拖鞋洗了腳回來。
一路上走走停停,吃飯期間,車內很安靜,她一個人關上臥鋪門,拿出涼面,鹵牛肉,又擺上一份無骨雞爪。
吃著涼面啃著雞爪,邊吃邊刷手機,新聞中提到,一處高速路口,在大型貨車經過時路口塌陷,大貨車翻倒,路過的幾輛小型私家車遇難。
小影片播完,下個影片中,一座高架橋側翻,路過車輛行人倒了八輩子黴。
大事故頻頻出現,手機上顯示氣溫接近五十度,被太陽曬一下就脫皮,醫院人群增多,中暑人群佔百分之八十。
無數人居家辦公,白天不敢出門,空調二十小時工作,空調已經開到16度,還是讓人煩躁不安!
火車中響起交談聲,是隔壁座。
“這天氣不會還往上升吧!”
“誰說得準,我已經在鄉下租了房子,這準備去住上一兩個月,避暑。”
“租房子多貴,還不如買一套,鄉下便宜,每年夏天就去避暑,物價又便宜,鄉下人又熱情好客。”
……
聽了一耳,又過了一宿,早晨七八點,陳瑤準備收拾東西,整理物品,半小時後跟著人群一起走出車站。
對比大城市並不是很熱,氣溫只有三十度左右,連鄉下氣溫都上升了,平常夏天不用開空調吹風扇,坐在屋簷下就涼風習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