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臨安城七月十五
七月半,乃是佛家的盂蘭盆節,也是道家的中元節。這一日臨安城內外大大小小各個寺廟道觀庵堂無不熱熱鬧鬧,做道場的做道場,放焰口的放焰口,還要放炮仗,放河燈,直至通宵達旦。對於普通的百信來說,七月半就是“鬼節”,是祭祀祖先的節日,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這樣的日子,京內的大小衙門當然也是不上值的。
卓全冷眼看著他大哥、二哥,兩個老僕人和新買來的幾個小廝——丫鬟是買不得的,即便公主一步都不曾踏入過卓府,但為了避嫌,別說年輕丫鬟了,就連老媽子都不敢買——正忙忙碌碌準備家祭。
按照臨安的習俗,老沈昨天就買來新鮮的糠葉,現在鋪在祭桌上。桌腳上繫著麻谷案兒,做告知求成之意。
因為專門請了一個廚子,今年老於總算不用去街上買用來祭祖的糜子飯了。老頭,還是託公主的福,這個家總算有了點家的味道,不然從年頭到年尾,應節的飯菜吃食都是街上買來的,有什麼意思。
卓全聽了只想冷笑。
除了應季的鴨子、花果、明菜花和小餅,廚子按照卓不群的吩咐,還準備了據說是他們父母親生前最喜歡的乳糕、豐糕,羊肉等食物。
卓全心想這哪裡是他的父母喜歡吃的東西,怕不是這兩個金人兄弟的父母喜歡吃的東西吧。
想到這裡,卓全從牙齒縫裡發出兩聲冷笑。
從知道他們兩人的真實身份後,卓全看他倆一舉一動都只覺得虛偽。尤其是卓不凡,他的附庸風雅如今落在卓全眼裡,已經變成了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沐猴而冠,說不出的滑稽可笑。
兄弟三人輪流上香,卓不凡雙手握著三支清香對著卓氏父母大人的牌位畢恭畢敬地施禮。
卓全見狀,忍不住出言譏諷:“今年有新婦於歸,按理說大嫂應該給父母大人進香才對。即便她是公主,總算也是我們卓家的人。我記得昔日長公主下嫁相國之子,每年姑翁忌日、清明、中元、冬至乃至新年的家祭都親力親為,甚至晚年後搬出公主府來到相府居住。怎麼咱們家這位公主比她的姑姑差那麼多?”
卓全嘴裡的大長公主是官家的長姐,因為孝敬公婆在民間很有名望。算來如今已經年逾七旬,是官家碩果僅存的幾個兄弟姊妹,本人也很得官家的尊敬。
“你說的那些都是在南渡之前的陳年往事,提它做什麼?再說南渡之後不久駙馬就過世了,公主住進老相國府那也是為了要和兒女們團聚。和慈恩公主的情況不一樣。”
卓不群手裡撚著香不方便答話,卓不凡搖著新扇子,一臉不耐煩地對卓全說道。
“再說了,我們那位大嫂何止是不回來參加祭祀,她……”
對於這位公主大嫂,卓不凡其實心裡也藏著一肚子的委屈,被卓全這麼一勾猶如黃河決堤似得沖了出來。
卓不群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卓全雖然心底明白這人不是自己的親生哥哥,但多年來已經習慣了卓不群的威懾,下意識地閉起了嘴巴,同時和卓不凡交換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
這一套動作是這三人這十八年來養成的默契,做起來行雲流水,根本不用思考。
卓不群轉身繼續告祝,卓不凡故意誇張地搖晃肩膀沖卓全眨眨眼睛。若是放在從前,卓全一定忍不住被他逗笑。可現在,他只是低下頭,沉默不語。
好在畢竟是祭祀場合,端莊肅穆,旁人並沒有發現卓全不對勁。
其實卓不凡要說什麼,卓全心裡明白的很。
慈恩公主何止不來祭祀公婆那麼簡單,拜她所賜,如今卓不群已經成為了整個臨安城最大的笑話。
也不知道誰把美景閣當晚的事情傳了出去,如今臨安城內最膾炙人口的兩件事情:
頭一樁,就是公主和駙馬爺成親當晚,駙馬爺不知是不識抬舉,還是得了失心瘋,竟然出現在花街柳巷。雖然後半夜回到了公主府,但是公主盛怒,閉門不見。
公主府有禁軍把守,沒有公主的詔令,即便是駙馬都不能擅自闖入。卓不群本來以為等公主氣消了就好,就在府外吹著冷風等了半宿。誰料到公主不但當天沒有見他,第二天沒有見他,第三天的回門禮居然也是一個人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