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等著吧,會有這麼一天的。”瑪麗知道這些願望自己幫不了忙,但她會祈禱,祈禱伊莉莎的願望盡早實現。
新的一年,新的現象。
伊莉莎還在寫《兩百年以後》,但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同一個故事寫的時間長了,人總有倦怠的時候。她需要換個故事放鬆一下,就寫之前停下來的夏琳的故事好了。
現實裡好幾年過去,但在夏琳的故事裡,她還只有二十歲。二十歲的夏琳參加完貴族和鄉紳的跨階級婚禮後,繼續自己的旅途。這一回,她來到了度假勝地巴斯。
在這裡,她的愛情故事也將就此展開。
伊莉莎重新梳理了一下前面的情節,再把之前沒細說的點都列出來。還有一些明顯不明顯的伏筆,也會在之後慢慢填補上。一週過去,大綱整理出來,可以動筆了。
小沃爾特得知她接下來的寫作計劃後,沒有過多幹擾。《兩百年以後》的存稿還足夠連載一年的,不用愁。等新故事《一段旅途》寫完,接著寫也可以。
之前夏琳的故事都是在《晨郵報》連載的,這部分沒那麼喜歡《兩百年以後》的女讀者們就沒有跟過來。等新故事出來後,相信她們會訂閱《泰晤士報》的,這對報社來說是好事!
所以,沒什麼好幹擾的。
看看現在的《晨郵報》吧,自從那邊沒有了伊斯瑞爾的故事可以連載,威克斯主編另外找了人來補上。但總體來說,故事不夠吸引人,流失了一大批讀者,而這批讀者現在都是《泰晤士報》的忠實粉絲!
確切地說,這些都是伊斯瑞爾的粉絲。
小沃爾特不管讀者們的成分,只要大家都在訂閱《泰晤士報》的,那就是他的收入來源!
去年社交季結束後,《兩百年以後》正式登陸《泰晤士報》,那時候他天天看著增長的訂閱量,每天都要擔心當天的發行量不夠!沒辦法,他還是小看這個故事的號召力了。
等一段時間穩定下來後,《泰晤士報》的發行量也沖上了每天五千份!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每份報紙八便士,是的,1804年每份報紙的稅收從原來的三個半便士漲到了四便士。但是,《泰晤士報》沒有漲價,甚至還多出了故事板塊和足球板塊!
這樣一來,一天五千份就是一百六十七英鎊的日收入!減去各種成本和稅收,再減去給伊莉莎的稿酬三十幾個先令,剩下的也還有六十多個英鎊的純利潤。再加上各種廣告,總體算下來,全年的利潤只會高不會低。
這多虧了伊莉莎在去年帶來的銷量,她快要過十四歲生日了,希望她喜歡自己送過去的生日禮物!
二月二十日是伊莉莎的生日,前面幾年她都是和平常一樣照常過。但自從寫了《兩百年以後》,她在裡面描述了生日這一具象化的概念後,大家也都流行起了過生日。
原本這個日子,是專屬於國王或女王的,普通人根本就不會為此特別慶祝。
這一天到來前,伊莉莎就沒停止過收禮物。
————————
節日快樂,二更見!謝謝大家的營養液~
讀者“樂意”,灌溉營養液+5 20250401 11:52:24
讀者“被被子封印了”,灌溉營養液+5 20250401 11:14:24
讀者“一夜暴富”,灌溉營養液+1 20250401 08:13:06
讀者“臘腸煲仔飯”,灌溉營養液+1 20250401 06:48:47
讀者“青爭之伊”,灌溉營養液+1 20250401 06:14:31
讀者“可能有,但未曾發現”,灌溉營養液+1 20250401 06:02:47
讀者“水水”,灌溉營養液+2 20250401 05:07:32